《現(xiàn)代散文作品·歌聲》簡析
朱自清著。作于1921年,收于《蹤跡》,見《朱自清散文選集》。這是作者最早的一篇抒情散文,寫“我”在一次聆聽絲竹樂器演奏的三曲輕音樂后的感受。那歌聲,節(jié)奏舒緩,調(diào)子歡快,使“我”感到似有“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似有“微風(fēng)吹動我的衣袂”,好像感受到“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和綠”種種色彩。那甜美的歌聲,又使人感到東風(fēng)吹來的“花香”、草叢和泥土的氣息,以及秧、麥、柳等“清新的蒸氣”,令人“有愉快的倦怠之感”。最后說,自己用耳、眼、鼻、舌、身,聽著歌聲;心中唱著歌聲,因此,“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全篇采用通感手法,借各種感官和豐富聯(lián)想,把令人“神迷心醉”的歌聲描繪得生動形象,出神入化,在藝術(shù)上別具一格。
上一篇:《當(dāng)代散文作品·櫻花贊》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武昌九曲亭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