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江漢》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江漢,字朝宗,常山(今屬浙江)人,寓處州。政和初,以獻蔡京詞,為大晟府制撰(《鐵圍山叢談》卷二)。宣和末,為明堂司令,紹興二年(1132)四月,以朝奉郎除通判郴州,以言者論列,未成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十三)。曾知密州。紹興五年(1135)九月,以右朝奉郎主管臺州崇道觀(同上書卷九十三)。紹興十二年(1142),以言者論列,罷之(同上書卷一四五)。淳熙八年(1181),尚在世,蓋享高壽。與程俱、吳芾、范成大諸人交篤。另《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二進士題名紹興十二年條下有江漢,與秦熺同榜,似非一人,錄此備考。
【傳記資料】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
又卷三:江漢,字朝宗。有宋史學,惜乎猥以長短句辱其名也。嘗與吾論史家流學,當取古人用意處,便見調度。太史公曰:“投機之會,間不容尠忽。”班孟堅曰:“投機之會,間不容發。”至宋景文又曰:“投機之會,間不容穟。”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十三:(紹興二年四月)庚辰,朝奉郎江漢者,初以本樂府撰制曲,得官。宣和末,為明堂司令。至是除通判郴州。言者以為不可,罷之。
又卷九十三:(紹興五年九月)庚辰,右朝奉郎江漢特差主管臺州崇道觀,從所請也。
又卷一四五:(紹興十二年四月)甲子,右朝散郎江漢,主管臺州崇道觀,言者以為不可,罷之。
孔凡禮《范成大年譜》淳熙八年“送江漢歸括蒼”條:光緒《常山縣志》卷五十三有《江漢傳》,云:“江漢,字朝宗,性卓犖,博學能文,尤長于詩。為密州通判時,秦檜為郡博士,掌箋表,漢每指摘竄定。高宗欲用之,適檜相,遂乞休歸。”又《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二云:江漢,紹興十二年進士。是漢與檜為同鄉。吳芾與漢情誼甚厚,過從甚密。吳芾《湖山集》卷六有《送江簿歸括蒼》詩:“羈懷索寞苦難禁,賴有良朋與盍簪。同志自憐今日少,知心誰復似君深。哦詩喜得江天句,把酒愁分歲暮襟。莫戀故山乖素約,春來準擬共登臨。”成大送漢詩中有“白發簿書叢”之句,則此江簿即漢。成大送詩起句云:“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則成大少壯時即與漢相識,情誼亦厚,成大官處州(括蒼)時,或已相識。成大贊揚漢“詩情故崒嵂”,其作品傳世者,有載于《剡錄》之《梅花七絕》一首。
程俱《北山小集》卷四《戲示江協律漢》:酸寒北山尉,憔悴孔州守。枯魚同處陸,濡沫賴詩酒。當時年尚壯,意氣亦何有。只今雙鬢華,十載一回首。仕初君似遇,游倦吾己丑。邂逅記昔游,空嗟漢南柳。
又:《同和一篇以答固窮之句》:車行有險夷,初不入天守。乘顛了無擇,正自全于酒。我身天地間,毫末寄九有。正當帶笭箵,章甫誤加首。久知田園樂,不信村野丑。平生笑何人,戚戚柳州柳。
又:《江再和戲答四篇》(其四):太平一春臺,好在四夷守。持盈何足道,飽德醉以酒。君為樂歌詞,嘉端無不有。不知府中士,誰子號稱首。如君真嫵媚,孰謂施嬙丑。故應洗余累,令君繼溫柳。
【著述】
江漢詞存一首,《全宋詞》輯自《鐵圍山叢談》卷二。
上一篇:惠洪《青玉案》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江漢《喜遷鶯》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