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莊辛論幸臣》簡析
見《戰(zhàn)國策·楚策(四)》,收于《古文觀止》。本文記敘楚國臣子莊辛兩次勸諫楚襄王的經(jīng)過。第一次,直接指出襄王寵幸小人,專事淫逸侈靡,不顧國政的危害。但楚王不聽勸告。后莊辛離楚去趙,秦國起兵攻楚,國都等地相繼失守,楚王流亡,局勢發(fā)展證明莊辛的遠見。于是楚王又請回莊辛。莊辛用“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等一系列比喻,給楚王講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道理。襄王聽后,從沉痛的教訓中醒悟過來,采納了莊辛的計謀,收復了一部分失地。文章通過莊辛的言論,說明國君必須勵精圖治,如果與小人為伍,一味游樂必招亡國之禍。文章寫莊辛諫詞,由小到大,由物及人,層層進逼,借喻說理,縱橫恣肆,透徹生動。
上一篇:《散文·唐代·師說》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廬山面目》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