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屁世界》簡介|鑒賞
滑稽小說,十回。睡獅著。清宣統三年(1911)正月鴻文書局出版。又標“笑話小說”。
《馬屁世界》以一外鄉人的經驗與視角作導引,用夸誕鋪張的手法,敘述了上海地方某馬屁學堂及其學生起落興衰的荒唐故事。紅頂花翎才從馬上歸來,一班闊老便思開辦學堂,馬屁世界的旗幟自此高張。生性強硬的單卜信欲探究竟,由秦抵滬。流連洋場,若有所知。而得交玩客,則以好奇心走進了福澤之源,利益之藪的馬屁學堂。經趨奉逢迎,澡身浴德,改頭換面,洗心滌慮,屈身自進之途,才入那別有洞天的所在。一切作揖打恭磕頭請安,立正舉手脫帽鞠躬的新舊禮法,一切習字作畫吟詩寫信,下棋彈琴唱曲劃拳,叉麻雀打彈子的雅俗玩樂,皆須時時操練。待到上得講堂,早已紅霞黑光,今是昨非。教習登臺猶臨法場,正襟危生,天花亂墜,過去未來, 引經據典,萬變不離其“馬”, 自成一家之言。相馬術騎馬法弄馬訣,是如此這般:馬耳馬口馬眼馬足,便各有千秋;而高帽子皮套子金剛鉆小喇叭千里眼順風耳,則心領神會心照不宣。日熏夜陶,質精效速,終于造就得能以一切甜言蜜語花言巧語污言穢語惡言丑語,去甜入人心酸入人骨苦破人膽辣斷人腸,憑那三寸不爛之舌,一張未箴之口,玩富貴之徒于股掌之上,取萬貫之財在反手之間。一俟卒業,便所向披靡,無往不勝。惟有單卜信乃時運不濟,富貴無緣,只得浮云輕煙看過,跳出圈子,賣文為生。且說那班闊老,富貴所在,蠅蚋聚集,拂之不去,揮之又來,藏頭遮尾,苦不堪言,決意發露拒絕。失卻對策,沒了主張,再尋老師求別法;無孔不入,絕處逢生,又以改良出新計。龍馬負圖駑馬戀棧鴇馬配合駒馬連環驥馬稱德,便東山再起即卷土重來。鉆營投機,推心置腹,闊差美缺,皆入彀中。時勢國運, 日益沉沉若夢;權利幸福,喪失漸漸殆盡;由那既富且貴之境,直向死無葬身之地。欲挽狂瀾于既倒,權且以毒攻毒,用鬼打鬼,卻也馬到成功,一網打盡。從此公道大行, 國勢日盛。單卜信目睹耳聞,心有所悟,縱筆為文,以警世人。
《馬屁世界》得以成立,馬屁秘訣得以風行,實在基于升官發財的夢想源遠流長,經久不衰。于是,作為人生要緊學問的研究地馬屁學堂便應運而生,集天下識時務者,向發達終南捷徑。馬屁之道由論語書經左傳小雅作經典,由歷史現實先師同道為模范,即使若武侯武穆的智術忠勇,亦不免中其計謀,入其圈套。自古至今,一脈相承,何敢反道直行,無須半點異疑。而馬屁之效則若糖若酒若醋若辣若苦若淡,是比麝香還香,比蜂蜜還甜,比蒙汗藥還毒,比開花炮還狠,且掩了正面有旁邊,斷了直接有間接,破了低一層形勢還有高一層精神。云遮霧罩,變幻莫測,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所以,有那《馬屁軍歌》唱道:“天下榮,馬屁助成功;天下樂,馬屁最要學。拍起來, 馬屁莫嫌臭,你看那,嘗糞滅吳國。我中華,馬屁最風行,大闊佬,多半是名角。想起來,好不羨煞人,要快活,快把馬屁拍。最可笑,一種強硬性,英雄們,常被人傾覆;最可笑,一種拘執性,圣賢們,永遠受寂寞。最可愛,一種依賴性,奴隸們,庸庸多厚福;最可喜,一種柔媚性,娼優們,聲名倒赫濯。那怕他,唾罵當我面,一世里,好官由我作。我同學,拍馬莫害羞,騎上了,馬背真快樂。”如此世界,怎不昏昏;如此人心,怎不沉沉。然則醉醒濁清,畢竟還有個單卜信。嘗言道,大丈夫生世須當自立,何必苦苦求人,若將拍馬屁的工夫拿來自己做事,不信就不能成名得利。而借馬屁學堂最優等生滿公瑋之口對馬屁世界成因的揭橥及根除的提議,更是恰中鵠的之語。所謂谷必先腐而后蟲生,雌必先鳴而后雄乘,人必自侮而后人侮。那富貴中人生就馬屁性質,便要招人去拍,才肯分些好處。于是,投其所好者趨之若鶩,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若欲斬草除根,須從人心入手,不驕不吝,公道而行, 自然不除自除。正觀反照,作品意旨在焉。
《馬屁世界》出之以滑稽與笑話的面目,由“拍馬屁”一語衍化生發而來,且以虛構意識總成大觀,這樣一種格局的自覺是比較難得的。用陌生人的經驗與視角導其向,可以在新奇怪特的眼光中,在鑿枘難合的行為里,在鄭重其事的荒唐處,見出許多言內意外切人堂奧的旨趣來。單卜信的若即若離,深入淺出,貫穿始終的位置,得以有一個較為超拔的姿態來作冷靜的諦視,適時的調侃,中肯的評價。而具體化的夸誕與鋪張落其實,則能夠在排比羅列鋪陳渲染中,將所謂馬屁世界的內涵外延推向極致。其表現一如名字的諧音寓意:史鳳臣死奉承,哈大吉瞎巴結,蕭蔭清小殷勤,胡少卿胡騷輕,滿公瑋滿恭維,明期仁明欺人。二如言辭的排列薈集:司馬洗馬東床附馬紫禁城騎馬,龍馬驥馬馴馬駿馬烈馬駢馬駑馬蠢馬,狂奔馬豎脾馬驚跳馬怒跌馬前趴馬后坐馬,漂亮手精干手熟練手穩當手名手大手辣手狠手上下手一對手輕妙空空手強中更有強中手。三如法術的周納圓到:設問置疑,結穴解扣,現身說法,立竿見影。史鳳臣說口舌語言的吹氣若蘭,隨風而至,鑒貌辨色,隨時而變的訣竅,在豐富中見其優游;而滿公瑋對洋人教習的反道其身,當面恭維,含而不蓄,恰到好處的試驗,則在精微中見其機鋒。
上一篇:《飛煙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