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研究》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古典文學研究專著,吳調公著。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作者對李商隱詩歌創作進行數十年探研的結晶。作者充分地肯定了李商隱政治詩的思想意義,指出“他的憂心國事的政治思想相當深摯”,但“由于他和人民的聯系不密切,忠君憂國思想不能同愛民思想更深地結合,其詩歌題材較難反映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對李商隱的愛情詩,作者批判了耽吟香艷、風流自賞一類庸俗的艷體詩,對那些廣為傳誦的優美的愛情詩給予了足夠的肯定,認為它“閃射出百折不渝的高潔理想的光輝,給讀者以美感的享受”。作者還善于對李詩溯其淵源,察其因革,觀其影響,如對李的詠史詩,經過對質木無文的班固的《詠史》以迄唐代許多詩人同類作品的比較考察,然后得出了它的創造性之所在:追古涵今,濃縮凝練,更多地把感時與論史結合起來,具有更突出的美刺比興、顯忠斥佞的特點。作者還深入探究了李商隱的審美觀,認為一是偏重于優美的審美情趣中,交織著他的耿介風骨;二是美的境界常常表現得朦朧迷茫,其追求混合著感傷的情調,寂寥的色彩;三是美學理想瀕于破滅時,其希冀的火焰仍在燃燒。《李商隱研究》雖以精湛的思想與藝術分析為主,但也兼顧考辯,如對李商隱江鄉之游,作者在比勘馮(浩)、張(采田)與岑仲勉先生不同意見的基礎上,廣泛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上一篇:《春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梁武帝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