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義》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三十二卷。題署同《北史演義》,杜綱撰,參見《北史演義》和附錄作家小傳。卷首有許寶善序和凡例十條。今存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玉峰東景川局鐫”原刊本,道光十年刊本和同治四年鷺門文德堂刊本等。
書敘京口劉裕為前將軍劉牢之參軍,牢之討海盜孫恩,劉裕以戰(zhàn)功,詔封建威將軍、下邳太守。
時幼主安帝在位,群小用事,朝政顛倒,遂啟王恭、殷仲堪之亂。桓元滅殷仲堪,據(jù)有荊襄,兵日強盛,逼晉帝遜位,建號大楚。劉裕乃在京口與何無忌、孟昶、劉毅等二十七人聚義共討桓元。桓元挾帝浮江南走,百官迎劉裕入建康,推為大將軍。何無忌奉帝還都,封劉裕為豫章郡公,領揚州錄尚書事。裕乃修好后秦,北伐南燕。盧循乘劉裕北伐未還,寇長沙豫章等郡,劉裕班師,平盧循。后廢晉恭帝,建號大宋。
及劉裕死,少帝狎昵左右,游戲無節(jié),徐羨之等大臣謀廢少帝,立文帝。文帝大權在握,又殺徐羨之等。太子劭急圖登位,弒文帝,武陵王興兵討之,斬劭等,為孝武帝,在位八年,朝政日壞。廢帝即位,無道日甚,又為主衣所殺,普天同叛。蕭道成卒代宋為帝,號齊,節(jié)儉為心,奢侈悉汰,風俗一變。
后蕭鸞篡位,北魏乘機南侵,齊將皆有懼心,獨蕭衍奮袂而進,以功除雍州刺史。東昏侯寶春即位,荒迷益甚。蕭衍延攬四方豪杰,乃興兵。東昏為人所弒,百官迎蕭衍入城,即位為梁武帝。
梁武帝好大喜功,一心佞佛,舍身同泰寺,群臣以一億萬奉贖,三請乃許。侯景叛投于梁,武帝貪其利,納之,卒啟侯景之亂,攻破臺城,武帝為景所致,憂憤而卒。
振遠將軍陳霸先集義軍討侯景,與王僧辯合兵,進破石頭城,侯景遁去,為人所殺。陳霸先奉晉安復位,又禪位于陳,即位三年,后數(shù)結之后主,不理國政,惟以風流為事,綱紀敗壞,上下解體。時隋已代周,隋文帝大舉伐陳,城破,獲后主與張、孔二妃于井,陳亡。
《南史演義》演述南朝歷史,條理清楚,脈絡分明,然南朝變故頻仍,書中唯劉裕的形象刻畫較為突出鮮明,余皆平實,不及《北史》之精彩傳神。
上一篇:《北窗瑣語》簡介|鑒賞
下一篇:《雙鳳奇緣》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