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觀》簡介|鑒賞
社會小說,六卷三十回。八寶王郎(王濬卿)著。清光緒丁未年(1907)小說林社刊印。
小說以“我”自己的游宦經歷為線索,順序記載沿途的所見所聞,以其冷眼觀察到的種種世象,反映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主人公“我”,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北至京、津,南至廣州、香港,西至漢口, 中間又在南京、上海、鎮江各地滯留多時,閱歷既廣,見聞亦博,加之所記均為當時的稗官野史、怪人怪事,故事通俗,情節曲折,徐徐道來,頗為引人入勝。
小說按照主人公的行蹤和冷眼的視角來記敘所見所聞。前二卷側重敘寫官僚的昏聵、紈袴弟子的種種丑行和豪紳的霸道。如:杜縣令親近宵小,政事委與別人, 自己在城里和一老妓鬼混,以至鬧出亂子,丟了官職;昏官無影生懼內,因此而開了道臺;季公子劫財害命;翰林張公子狂嫖至禁城,喪于非命。由此可見一斑。而后寫到庚子事變,聯軍入京, 太后、皇帝蒙塵西狩,同時亦述及到小人物在戰亂和災難中的茍且偷生,作者一反前面詼諧夸張的筆調,心情頗為悲涼沉重。第三卷開始,敘寫了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第十一、十二回假妓女之口,描繪了上海黑社會的種種內幕,揭露了如翻戲黨之流的種種詐騙錢財的無恥行徑。第十六、十七回敘述清廷捕殺維新黨人的經過;第十八回描寫無恥官吏對洋人卑躬屈膝的情狀;第十九回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逃跑后的趣聞軼事;第二十回寫唐才常死難的經過;第二十二回寫阮元后代窮困沒落的慘景,第二十七回寫鮑超發家庭瑣事。這幾回記述了晚清的一些重要事件,頗有史料價值。其余瑣聞種種,不一而足。
全書所說大抵均為奇異怪事。作者云:“這些怪事,正是新前途的阻力,不可不叫大家知道,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第一回)厥為寫書的旨意所在。書中表露了作者對維新黨的絕望,對“新前途”的茫然,正為此,所以一味的冷眼,語言尖刻,情緒悲涼。只有在寫到和妓女素蘭交往時,才透露出一點真情。
小說的楔子敘述到,“我”在北京琉璃廠書市看見一本名曰《冷眼觀》的書,后蒙售主相贈云云,而“書中所載人名事實,倒有一大半是我自己夾袋里的東西”。這種開場白原是作小說的慣套,與《紅樓夢》,特別是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楔子頗相類似,但《冷眼觀》用的是第一人稱,而且通篇小說始終都用第一人稱,這種敘事方式,在近代小說史上有其創新的意義。
作者的文筆除熟練老到之外,也不乏文致詩情,小說中很有一些精妙的抒情描寫,詩詞也頗有可觀之處。其狀景如:“時正三月中旬,輕寒未退,盈盈一水中,擁出一丸涼月,與東至頭城圈里面丐戶兩三燈火互相明滅。再轉一看,卻是一帶丁字簾櫳,燈燭點得如同白晝。”詩句如:“昔年隨侍青溪曲,歌舞朝朝看不足。一自孤帆出石城,天涯愁見煙鬟綠。回首當時猿鶴群,平臺樽酒帳斜曛。那堪重展秦淮畫,撩亂相思入白云。”都表現了一種凄涼悲蒼的“冷”色調。
上一篇:《農田馀話》簡介|鑒賞
下一篇:《列國志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