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長篇神魔小說。全書六卷,不分回,有圖三百零五幅。明朱星祚著。扉頁題《全像十八尊羅漢傳》 “萬歷乙巳年夏書林聚奎齋梓”,并列有十八尊羅漢的名字。而第一卷改題《新刻全像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書林清白堂梓”,末卷云“萬歷甲辰冬書林楊氏梓”。甲辰為三十二年,明年即乙巳,時間不到一年,書版易主,由楊氏清白堂轉為聚奎齋梓。自這個刻本見世后,再無書商翻刻,現存日本內閣文庫。
本書多取材于前人的著作加以敷演而成。主要采自《景德傳燈錄》、 《五燈會元》、 《高僧傳》,還有《梁書》、 《六朝事跡類編》諸書。如《景德傳燈錄》卷二、 《五燈會元》卷一記西天十祖時有一段云:
十祖脅尊者,中印度人
也。本名難生。初將誕時,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座,座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既覺遂生。
本書敘述第十九尊跨象羅漢,就是由這段文字演變來的。其云:
尊者本名難生,西竺中印度人。……尊者生時,其父年已八十有奇。其母懷孕六十年始產,因名難生。生時異香馥郁滿堂,……尊者之父嘗謂其妻曰: “此子初生,殊有朕兆,我不曾為汝言之。將產之夕,我夢見門外一只白象,背上負一寶座,座上安一明珠,徑從門外而入我廳,跳舞一番,即屹立不動。”
作者在前人著作的基礎上,以自己豐富的想象,從“難生”悟出“六十年始產”;由“白象”悟出“跨象羅漢”,完全是順理順章,并非憑空臆造。
在轉錄他書中有引伸、敷演的一面,也有篩選、 精簡的一面。如四祖收錄弟子香眾前的對話, 《五燈會元》云:
尊者問曰:“汝身出家,
心出家?”答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尊者曰: “不為身心,復誰出家?”答:“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誰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圣種。”《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是:
尊者問曰:“汝身出家?汝心出家?”香眾答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尊者喜曰:“出家人俱為身心,獨此子不為身心,所志不小矣。”如果再作一比較,尚有十分近似的地方。
《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實際記載的只有二十三尊,缺第二十尊。按次序排列是:長眉、伏魔、聰耳、抱膝、勸善、捧經、降龍、緋衣、戲珠、飛錫、杯渡、振鐸、施笠、持履、伏虎、換骨、浣腸、現相、跨象、拊背、焚佛、賦花、卻水羅漢。扉頁上是十八尊,少了勸善、緋衣、跨象、拊背、焚佛羅漢。每一尊羅漢,都有一個得道成仙的故事。比較多的羅漢,從其出世不凡寫到遇佛點化、修行演教、圓寂升天,具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
總的說來,本書具有小說的特征不多,僅淺短之記述而已,當然更不算上乘佳作了。但在明代所出現的小說百花園中,也不可多得,對于研究中國小說史,不失為一種有用的資料。
上一篇:《爭春園》簡介|鑒賞
下一篇:《二酉委譚》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