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觀樓》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中篇諷諭小說,四卷十六回。題“檀園主人編”,首有題詩,署“竹西逸史題于五架三間新學堂”,詩中說: “閑借兔園為說法”, “挑盡殘燈寫俗詞”,語氣是自題,則竹西逸史為檀園主人另一別號,其真實姓名不詳。書有道光元年(1821)維揚同文堂刊本,知作者為嘉、道間揚州人。除同文堂本外,尚有芥軒刊本。
書敘揚州高利貸商人錢是命吞沒西商寄存的十萬兩巨款,致西商抑郁而死。錢無子,建一唯觀樓供奉觀音祈子,生子后,取名觀保,妻賴氏對之百般嬌寵。觀保不肯讀書,先生略加管教,便撒潑打滾,賴氏護在里頭,先生也無辦法。因無人肯教,十歲上與尤鳳姐訂親后,又將尚未進學的內兄尤進縫請來,尤進縫與原來的伴讀費人才一道,引誘觀?;ń至锏挠捂遥嵢∝斘?。觀保愈加放縱,十四歲上便鬧著娶有夫之婦陳一娘為外宅。錢是命于觀保生時,恍見西商入室,知為轉世討債,遂任其所為,自己終日躲入唯觀樓祈禱懺悔,聞其穢行,氣悶而死。觀保在喪中,娶鳳姐進門,并大興土木,修建樓閣庭園,改唯觀樓為雅觀樓,終日與狐朋狗友聚賭吸鴉片,揮金如土,人送外號“雅觀樓”。他又想當官玩玩,托尤進縫攜二萬金進京捐官,尤于途中被殺,他則于其母壽誕時不見部文便貼出即用知縣的報條,被人趁機敲詐,經官司后傾家蕩產。陳一娘與原夫串通,以謀奪有夫之婦為名,于其破敗前詐財而去。尤鳳姐先與仆人私通,丈夫淪落為丐后,她自回娘家,后投陳一娘為娼。雅觀樓討乞中遇周厚安,周曾受其父接濟,為報恩將其母子接至家中,其母死后,周帶他至廣東經商。 他舊性不改,又竊銀到花艇上去嫖,錢花光后,夢觀音點化,并示一詩:“倚紅偎翠總是空,前因后果了然胸。今朝指示迷途去,都付煙波浩渺中?!焙笫ё懵渌恢K。
書中所寫為實事,蔡遇道人《寄蝸殘語》卷五有《揚州雅觀樓事》條,記其本事。作者加以敷演,其目的如開場詩所示:“錢財無義莫貪求,巧里謀來拙里丟。不信但看新說部,開場聽講雅觀樓。”重在勸誡,宣揚因果報應。書中寫出,錢是命謀占西商巨資,故遭破產之報,只因后知懺悔,故托生教書先生,一世受窮;賴氏放債時逼死人命,又縱子為惡,故今生乞討受罪,轉世勞碌奔波,賺錢相償, “前因后果了然”。小說的積極意義在于,具體展示了一個富家子弟的墮落過程,說明對子女自小嚴格要求,加強教育的重要。書中所寫的錢觀保,并不象有些小說寫的那樣,對父母抱著莫名的敵對情緒,資質也很聰明,只因賴氏中年得此獨苗,便百般嬌縱,連重話也不肯說一句, 甚至主張, “小兒十歲外再請先生,功課從嚴,這八九十三歲,聽他隨意讀書?!弊髌方柘壬陌碘庵赋觯?“如此慣法,到十一歲,便尼山設教,亦化裁不來!”再加上費、尤二幫閑的引誘,遂至越來越壞。作品還從側面反映了清朝中葉高利貸剝削的慘重,亦有一定認識意義。
書名《雅觀樓》,故事圍繞此樓和以之為諢號的主人公錢觀保展開,情節并不復雜,主線突出,前后照應,結構尚屬緊湊,錢觀保、錢是命、費氏等主要人物形象亦較鮮明,語言談不上生動,但較流暢可讀。阿英先生評之曰: “作者素養,殊不高明,故就藝術水平言之,不過是平平之作而已。其所以仍得流傳者,想是由于‘具有懲戒之意’。”(《小說二談》157頁)
上一篇:《陽羨書生*》簡介|鑒賞
下一篇:《雪鴻淚史》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