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快史》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中篇艷情小說,三十回。題“嘉禾餐花主人編次”,“西湖鵬鷃居士校閱”,作者姓名與生平不詳。劉廷璣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論及此書,則起碼寫于此前,具體時間尚難確定。今存聚古堂藏板本, 不分卷,嘯花軒刊本,四卷,醉月軒刊本,六卷。
本書著重敘述武則天的一生,兼及韋后事,時間起于李淵稱帝,止于睿宗即位, 唐皇中興。寫武則天本是玉面狐貍與人交合而生,因長得嬌媚,取名媚娘。年剛十三,便與侄兒武三思、小官張昌宗私通,又為無賴張玉、江采拐出,同居多時。后被選入宮中為才人,深得唐太宗寵愛,為之取號則天。太宗因縱欲過度患病,李淳風告之曰,須盡殺武氏可愈,則天知其意,故于高宗入侍時,百般獻媚,與之私通,取得封后的許諾。太宗信李淳風言而不忍殺,令其至感業寺為尼,她又與白馬寺僧王懷義有私情。太宗死后, 高宗囑其蓄發,后召入宮中為昭儀,又得寵幸。因生子女,高宗欲廢王皇后而立她,為群臣所阻,她殺親女而誣王皇后,遂得取而代之。她多方迷惑高宗,使其亦因縱欲而患病,漸至不起,權柄落到她手,于是大封武氏家族,殺戮排斥老臣,將武三思、張昌宗、 張易之、王懷義召進京師, 封以官爵,隨時喚進宮取樂。 高宗死后,子李顯即位,李顯勸她節欲,她一怒之下將其貶為廬陵王,逐往房州,另立李旦為帝。后因狄仁杰等力諫,方將李顯召回。她雖年事已高, 而淫欲不減,武三思等數人相伴尚不足,又尋得薛敖曹,甚為可心,封之為如意君,并改年號為如意。薛后自請放歸。張柬之等五人取得李顯的支持,設計殺張昌宗兄弟,并大書武則天九罪,她被迫傳位給李顯,不久病故。武三思因得李顯庇護得幸免,他在李顯被廢時就與韋后私通,此時便借韋后進讒,使張柬之等被殺。太子李重俊恨武三思與母韋后私通,借助大將軍李多祚力殺之。二人后亦被殺。韋后為效法武則天,弒殺中宗,臨淄王李隆基怒而殺韋后,其父相王登基,李隆基被立為太子, 自此后黨勢敗,唐室中興。
小說在大的框架上基本本諸史實,表現了唐太宗后期和高宗、中宗等的昏庸腐敗,武則天、韋后等的荒淫無恥,尚有一定認識意義。在具體描寫上,則多取材《如意君傳》等小說筆記,而加以虛構。其間亦穿插韋后與武三思,周玉妹、李宜娘與武三思、張昌宗,淳于氏與褚文明、武三思等的茍合,而重點是寫武則天一生的穢史。對這一歷史人物,歷來貶多于褒, 本書的描寫,客觀上有一定的批判意義,但僅寫其私生活,書名《濃情快史》,實際上是欣賞艷慕,津津樂道。她自小縱欲,至老不衰,其與多人私通后,感嘆“婦人為禮法所拘,不能暢懷”, 渴望“思張得張,思李得李,如此方暢”,表示“我愿作帝妃,祈帝王命,權屬于我, 自能暢我志矣。”(九回)她有才有貌,再加
上逐漸練就的權術和狠毒,終于隨心所欲,如她自己所說,有志者事竟成。對張昌宗的吃醋,她公然說: “男人為天子,有宮娥八百,粉黛三千,隨其行幸,今我是女主,豈消受不得一二個男人耶!卿若再言,我當出三宮六院之女流,精選九州雄男子,喚入內庭,早晚應承,汝亦無奈我何!” (十七回)頗有男女平等的味道,只是本身都建立在一人獨尊的不平等和縱欲享樂的基礎上。這樣寫客觀上撕破了帝王神圣的外衣,說明其淫亂造成社會動亂,自己動搖其統治的基礎,而作者則把這一切都歸之于天意。由于作者對其放縱持一定贊賞態度,故不是如《說唐三傳》那樣采取漫畫式的夸張否定,而是曲盡鋪張其聲色情態,筆墨污穢。此書刊出后,因其淫穢,在清朝曾一再被禁毀。
上一篇:《洞冥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浪史》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