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燈新錄》簡介|鑒賞
文言小說集。荊園居士(乾隆嘉慶間人)撰,參見附錄小傳。成書于嘉慶年間 (1796—1820)。六卷,六十篇。今見有同治二年(1863)重刊本,民國間大達圖書供應社鉛印本等。
此書用淺近文言寫成,帶有某些通俗文學的特點。其是非觀念、愛憎情感、生活趣味等頗有普通市民色彩,寫法也有話本習氣。多敘述,少描寫,情節曲折而意蘊淺露。 《羅姓少年》篇寫羅生與陳家秀姑私自結合,后被秀姑婆家發覺,告到官府。縣官審案時見羅、秀二人都如神仙中人,很是憐惜。責備一番之后,便設法矜全,將原婚判離,當堂令二人成婚,鼓樂送還。情節與“三言”中《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鼓掌絕塵》雪集類似?!蛾惿菲獙戧惿c富商女自小有婚約,后女父見陳生貧寒而悔婚。陳生告到官府,富商要求判離。縣令暗示,如要曲護一方,非要五百金不可。商立即把銀送來。第二天兩造上堂,縣令忽然變色大怒,斥罵富商嫌貧愛富,行賄官府。當堂把三百金交給陳生,以做完婚之用,另二百仍交富商收回。事后,縣官又一再放風,聲言要給富商懸掛“嫌貧愛富”的匾額。富商一再求免,縣令又放風說,非得陳生來求方可。富商只好向陳生求情,陳生則依照縣令的知會,索要千金做為代價。商婦想出一法,就是把女兒送去完婚,并饋銀百兩。但陳生非千金不可。富商無奈,只好答應?;楹螅h令又命富商幫助陳生興家立業,富商滿口答應。諸如此類的故事,與《三言》、《二拍》中的故事很是相象。封建官員、封建家長之類,也都按市民的天真愿望改造過了,很有點人情味。富商雖然刻薄,本質還不算壞。因而作者只是加以嘲弄,使其在丟丑之后迷途知返。這種幽默感,也是一種普通群眾的情趣。
明末清初之際,在話本小說繁興之后,又涌現出一大批中篇章回體的才子佳人小說。其情節結構,一般分為定情、磨難,團圓三個部分,沖突的設置、人物的離合往往帶有捏合性。細節描寫也帶有明顯的斧鑿痕跡。本書也受到這種作品的影響。 《夏雪郎》是最長的一篇,情節相當曲折。寫夏雪郎與黃云妹由父母指腹為婚。夏因父死,家道中落。黃父正在云南做官, 有悔婚之意。夏千里投親,卻被拒之門外。黃母與云妹得知,暗中與雪郎相會,資助他進京求學。雪郎路上遇盜,為郭刺史所救。此郭刺史正是當年做成夏黃姻事的媒人。他得知情由后,便帶雪郎進京。雪郎竟連中二元,得授兵科給事中之職。不料,又被當朝宰相看中,欲招之為婿。但雪郎不肯背棄前盟,宰相只得向皇上求援。于是,由皇上賜婚,命兩女不分正副。后雪郎巡按云南,黃母與云妹忙著迎接。而黃父此時卻成了雪郎下屬,處境大為尷尬。雪郎對岳父十分冷淡,經云妹說合,才言歸于好。接著,雪郎挈二妻榮歸故里。途中捕獲了當年的強盜,繩之以法。 到家后,舊宅庭院已由鄉人修葺一新。雪郎在夢中得知父親已做了陰司城隍。至于后話,自然是夫榮妻貴、子孝孫賢、瓜瓞綿綿,也不必細述。從這一極為粗略的梗概已可看出,這篇小說很象是某部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的縮寫。
總之,從本書可以看出,長期以來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以至于互相融合的歷史趨勢。
上一篇:《戒庵老人漫筆》簡介|鑒賞
下一篇:《救劫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