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古今小說》第一卷。 故事敘:湖廣襄陽府商人蔣興哥外出經商,愛妻王三巧被商人陳大郎串通賣珠的薛婆設計奸騙。一個偶然的機會,蔣興哥和陳大郎在酒店相會,無意中認出了王三巧贈給陳大郎的珠珠衫,回家得知事情真相后,寫休書把王三巧遣送回家,改嫁給知縣吳杰為妾。后來,陳大郎病逝,其妻平氏經人撮合,嫁給了蔣興哥。一日,他在做買賣時,與人紛爭,無意中將一老人推地而死, 被訴訟告官。恰巧此案的審理者是吳杰,王三巧念及和蔣興哥的舊情,出面相救。吳杰得知王三巧和蔣興哥離異后,仍“如此相戀”,就讓他們破鏡重圓。
這是一篇反映市民生活的典型作品。小說的主要人物,如蔣興哥、陳大郎、薛婆等,都是市民階層中的一員。它所展示的生活場景,也都是市民生活的生動畫面,貫串于所有情節發展的全部事件,無一例外地都和當時的商業活動有關。小說正是通過這樣豐富、生動的市民生活的描敘,反映了晚明時代市民階層的精神風貌和審美意識。尤其是在愛情婚姻問題上,鮮明地表現了對不幸失身的女子的同情和諒解,喜劇性的結尾又暗示著對失身女子重新獲得真摯愛情的肯定和贊揚。小說源出宋懋澄的《九籥集》,但經過馮夢龍的再創造,故事情節大為豐富,人物形象更趨鮮明,主題思想也進一步深化。縱觀全篇,束縛著人們婚姻自主的那種門當戶對的門第觀念和“三從四德”的貞操觀念,已不是主宰人物行為的思想準則。小說大膽突破了傳統的封建道德規范,顯現出它的進步性和戰斗意義。
這篇小說之所以膾炙人口,還因為它在藝術上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情節的委曲深細。構成小說情節發展的主干之一,是薛婆勾引王三巧的描敘。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這個精心籌劃的騙局,既委婉曲折,又合情合理。 “結識”、“再訪”、“回請”,“住入”,“下手”,離奇巧妙,步步推進,環環相扣,渾然天成。
二是心理描寫的逼真和細膩。如小說寫到蔣興哥從陳大郎口里得知王三巧的通奸情事后的大段心理描寫,維妙維肖地揭示了他此時復雜的思想過程。“急”,“惱”,“氣”,“怒”、“傷心墮淚”……同時,他又能駕馭感情的發展,在“激變”的狂瀾中拉住韁繩,從開始惱恨妻子而到責怪自己。這就使蔣興哥的忠厚、善良躍然紙上,又為以后的“重會”埋下了伏筆。
三是妙用“巧會法”。如蔣興哥和陳大郎的酒店巧遇,蔣興哥的續弦竟是陳大郎的妻子平氏,審理他犯罪的也是前妻的丈夫……,這樣就構筑了小說強烈的懸念和突兀的波瀾,增強了它的戲劇性和藝術魅力。
上一篇:《葆光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薛仁貴征遼事略》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