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錄》簡介|鑒賞
志怪、軼事小說集,五代陳纂撰;分為三卷,卷一、二各三十條,卷三二十七條,共八十七條,計一萬余字。 《文獻通考》、 《宋志》均入子部小說家類, 《直齋書錄解題》曰: “陳纂撰。自號襲明子,所載多吳、越事,當是國初人。”《唐人說薈》中蔡羽識曰: “唐人《靈應錄》、 《聞奇錄》二帙合之,即陳氏《葆光錄》,不知孰先孰后,吾善其類者”。有《顧氏文房小說》本、 《叢書集成》初編本。
《葆光錄》中所記錄的奇聞異事,形形色色,如某人夜見天門開;杜某失寵前,家中狗作雞鳴,書桌上, “雙筆起舞,相對回旋不已。”某和尚性殺螻蟻,病危時遭到螻蟻報復;某人入深山遇仙,出山后已年余,追尋仙處則不可復得。也有記錄某人平時樂善好施,終得好報;還有對某地遭蝗災情景的記載,多少帶有點史料價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不僅記錄道聽途說的傳聞軼事,還記錄了數則作者親身經歷之事。如卷三中有一條云: “襲明子曾經歷閩中,涉建溪,渡延平,灘瀧險阻,溪鳥繁萃。……又至溫湯院,其水自山根涌出,可煮雞子。……(引泉水)作浴室,爽塏清潔,往來人多至浴,云:有肌膚疾者,洗之皆差。”記事真切可信。另外象記晚唐詩人陸龜蒙的逸事,也有一點文學史料價殖。
《葆光錄》記事中所涉及的人物階層廣泛,有官吏、軍人、文士、處士、隱士、道士,還有女巫、筮士、普通市井百姓等。有的人物形象還十分生動,如卷一中記春日長安,有幾個舉子正攜妓狎飲,忽“有二仆夫,突門而進,各操論棒,高揖居上位而坐,赳赳焉,叱咤焉,或歌或笑,旁若無人。一夫持杯,致令云: ‘巡至弩臂,不能者,腦上一論棒。’諸舉子相看戰慄,莫知為計。……逡巡又有一儒者,褒衣大袖,俯僂而入。……(對仆夫)曰: ‘此不足為難。’因顧壁角間有三腳鐵燈檠,高五尺余,將于內,捋起三腳聚,拗成二截,如斷蔥焉。……仆夫俱失色狼忙奔馳。……”短短一小節,將仆夫的無賴嘴臉,舉子的懦弱形象,儒者外弱而內剛、臂力過人且抑強扶弱的仗義精神和豪邁氣概,都刻畫得維妙維肖。
該書語言簡潔,文筆通暢,藝術描寫上亦時有佳處。如卷二中有一條寫: “王耕善畫,而牡丹最嘉;春張于庭廡間,則蜂蝶萃至。”作者避實就虛,只字不寫畫得如何如何逼真,而只說“蜂蝶萃至”,可謂善于虛處著筆,格外傳神。
上一篇:《菽園雜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