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長沙舞
【出典】 《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長沙定王發》:“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長沙王。以其母微,無寵,故王卑濕貧國。”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應劭曰:“景帝后二年,諸王來朝,有詔更前稱壽歌舞。定王但張袖小舉手。左右笑其拙,上怪問之,對曰:‘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陽屬焉。”
【釋義】 西漢長沙王劉發,封地卑濕、貧窮,在景帝面前作舞僅“張袖小舉手”,表示自己國小,不足回旋。宋詞中常用“長沙舞”表現貧士作舞,自得其樂。
【例句】 ①萬事惟消彭澤酒,也何妨、袖卷長沙袖。(王之道《賀新郎·送鄭宗承》1164)這里活用長沙定王劉發事,自敘灑脫情懷。②興來謾學長沙舞,要舞更無長袖。(何夢桂《摸魚兒》[把人間]3147)這里合用“長沙舞”與“長袖舞”典(參見該條),自敘安于山林生活而不失雅興。
上一篇:典故《長沙召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長珮高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