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簡介|鑒賞
短篇小說。邵粹夫著。載《小說林》第九期,清光緒戊申年(1908)正月出版。列懸賞酬贈品短篇小說乙等。
《停車場》寫的是某月日,朝暾初升,鴉噪林表,馬蹄得得,車聲轔轔。送友赴漢,一路直往停車場而來。既經購票,聞請稍候。正躊躇疑惑間,忽聽銅鼓聲喇叭聲陣陣傳來,響遏云天。舉目望去,但見汽車馬車,雜沓橫陳,黑煙白汽,彌漫繚繞。公服齊楚者,三五成群,低聲偶語;巡警數百人,佩劍持槍,凜然鵠立。猛見一輛雙馬車有豪仆俊奴扈從蜂擁而至,門開處闊步走下一清癯瘦小,精神矍鑠的老者。諸公服爭相趨前,請安問候;眾巡警兩足齊并,舉槍當胸,神情嚴肅,以示敬禮。隨著登車揮手,汽車啟動,便紛紛而作鳥獸散。探問巡警,老者果為何人?答曰只是奉命,何必知其名姓。一時車馬既稀,人聲漸靜,惟聽有兩位尚在互相辯論,或正言以彈,怨本末居然可以倒置,或反言以諷,說形式原來重于內容。目睹彼景,耳聞此論,既且傷情,又經激刺,黯然佇立, 良久始歸。
《停車場》擷取這送往迎來的一幕,而將那針砭諷諭的胸臆藏隱于披露展列的圖景之中,且又借得當事人的行為渲染,旁觀者的語言點化,寄寓了一腔憤激之氣,滿懷慨然之情。鋪張揚厲,虛造聲勢的隆重場面,竟成為日常舊規的例行公事,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課,到底令人莫名驚詫,甚費思量。即便巡警也不過奉命而行,以求不膺上官之怒,而并不知其底里,亦不得其要領。還是辯論切磋的聲音,或能消散疑云,點撥迷津。巡警本當致力于國家秩序的保持,人民幸福的增進,而今卻成了官吏阿諛奉承的工具,假公濟私的奴隸,自輕了身份姑且不說,久而久之,習慣變成自然,不免舍本逐末,奪主喧賓。所以如此,皆為形式究竟重于內容,表面文章排場功夫的好處,實在數說不盡。既能以整齊嚴肅昭彰于民眾,又將用認真虔敬取媚于上司,投桃且待報李,聲名流布四方,可以一舉兩得,當然樂而為之。至于本來宗旨,原先責任,并不能立竿見影,一望便知,因而盡可忘乎所以,樂此不疲。奧秘其中,緣由其里,一針見血,洞悉無遺。其實,那逢迎博歡的作為又何止于此?內容形式本末倒置,不求實務專圖虛名的怪現狀正是垂手即得,側目可見。少見方才多怪, 見怪也就不怪。正彈反諷,出之以平和的敘述語態,而心底的熱誠,于字里行間猶有可見。
上一篇:《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簡介|鑒賞
下一篇:《八兩殺二命一雷誅七兇》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