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錯認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楊二郎正本》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十八。
徐德妻莫大姐愛上了鄰居楊二郎,有心與他私奔。一日,她從廟里燒香回來,路過表親郁盛家門,被他邀入灌醉后探得這個消息。郁盛是個浮浪子弟,欲將莫大姐拐往別處,就將錯認錯,冒充楊二郎,在約定的時間里和她私奔。等到天明,莫大姐才發覺中計。此時已在離家百十里路途的潞河船上了,只得暫時隨著郁盛來到臨清城里居住。因她仍思戀著楊二郎,不久,就被郁盛賣入妓院。徐德回家,不見莫大姐,曉得她與楊二郎有情,認定是被楊二郎拐去了,告官到府,害楊二郎吃了幾年官司。一日,莫大姐在妓院,無意中遇見同鄉人辛逢,得知楊二郎被獄真情。她托辛逢到官,稟明事情真相。兵馬司聞知,將此案人犯全部押解到府審理。徐德有意悔婚,經鄰居說合,莫大姐與楊二郎終成夫妻。
小說描寫的是莫大姐在封建的婚姻之外,又去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故事。小說中的莫大姐,并不是一個水性揚花的“淫婦”。她愛楊二郎,是始終如一的。他們有著較為牢固的愛情基礎。作品所描寫的莫大姐企求掙脫封建思想樊籬的束縛,從精神上爭取獲得真正的自由的“婚外戀”,在以反封建、反理學為主要歷史任務的晚明時代,應該說具有進步的意義。凌濛初對此亦持同情和贊美的態度,回末詩贊揚莫大姐和楊二郎在經過一番坎坷的磨難后,“而今方得保禪娟”,體現了他作為一個市民階層的進步的思想家,站在時代潮流前面的勇敢姿態。
本篇采用交錯發展的復線結構,使故事情節的推進波瀾起伏,引人入勝。一條線是莫大姐被郁盛拐逃,另一條線則是徐德在家告狀、誣陷楊二郎下獄。它們的發端是莫大姐與楊二郎的相約私奔,紐接點是辛逢和莫大姐在妓院的對話。作者還多次運用“巧合”法, 事件看似來得意外,實亦全在情理之中,將故事編綴得跌宕有致,情韻相長。此外,小說對人物的描寫也很有特點。例如,郁盛和楊二郎,作者雖著墨不多,但由于運用了對比的藝術手法,使他們的性格和不同的愛情婚姻觀被區別得相當分明。前者輕浮,完全是封建紈绔子弟對婦女的玩弄和凌辱;后者真誠,即使在無故受屈,坐了四、五年冤獄后,仍堅貞地愛戀著早先的情人。
上一篇:《兩晉演義》簡介|鑒賞
下一篇:《中朝故事》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