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春秋》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中篇歷史演義小說,四卷十六回。僅有上陳塘丹寶堂板,封面右欄題“妖仙擺設胭脂陣”,中書“繡像走馬春秋全傳”,左鐫“借火遁孫臏歸山”,未署作者。前有繡像四頁,正文半頁十一行,行二十三字。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著錄此書稱: “清無名氏撰。演樂毅伐齊事,甚荒誕,與元人平話小異。”確亦如此。書從孫臏伐魏救趙寫起,敘其奏凱后,加封亞父,遭鄒后忌恨,于慶功宴上以毒酒相賀,陰謀為孫臏識破,齊春王鴆死鄒后,春王旋亦暴卒。閔王繼位,納鄒后之妹為妃,寵信鄒妃父兄與齊東等一伙奸黨。鄒妃恃寵置劉王后于死地,自為正宮,又欲害孤存太子。孫臏將其救出,遵天數使其流落民間,經受磨難,太子后隱于龔家莊,以待天時。鄒妃又進讒使閔王火燒南郡王孫臏府第,孫臏算知,將家人遣散,囑袁達等十五家門徒屯兵截龍山,守候太子中興,自己借火遁歸山。閔王又將勸諫的元帥蘇代和田文、田忌、田單三王叔貶逐,朝政全由奸黨把持,自己終日與鄒妃飲酒作樂。樂毅下山來投,閔王本欲重用,鄒妃因他是孫臏結義兄弟,唆使閔王將其杖四十逐出。樂毅后投燕國,拜為昌國君、平齊大元帥,率兵伐齊,下齊七十二城,攻破臨淄。閔王與鄒文柬、鄒妃喬裝逃出,鄒妃落馬被捉,樂毅將其碎割處死。
小說寫歷史而多隨意杜撰編造,雜以仙魔斗法等荒誕描寫,且一切均歸之于天數,并無歷史認識價值。書的前半正面人物是孫臏、后半是樂毅。寫孫臏突出其未卜先知,呼神役鬼,神化為孫武子轉世,得道的神仙,不見軍事家的豐彩;對樂毅,也未寫出其雄才大略,而顯得心性偏狹,其取勝亦多賴于法寶。貫串全書的中心人物,其實是齊閔王和鄒妃,前者表現其昏庸荒淫,后者突出其陰險狠毒。亦如《封神演義》、 《列國志傳》等書,體現“女色亡國”的思想,所謂“天香國色非凡品,燕語鶯聲即禍胎” (卷前鄒妃繡像贊語)。書的內容淺薄荒誕,文字亦粗俗拙劣,藝術水平低下,沒有可取之處,無怪其一刊而成絕版。
上一篇:《賈氏談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遼陽海神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