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簡介|鑒賞
傳奇小說。見《玄怪錄》,《太平廣記》卷十六引作《續(xù)玄怪錄》。
作品記敘周、隋間人杜子春,落魄潦倒時遇一俗裝道士,兩贈巨金,被杜揮霍。杜復(fù)窮困,又逢老者,再給錢三千萬,杜安心生活。又應(yīng)老道約至華山云臺峰為老道守藥爐,囑其凡見神鬼、猛獸、地獄、親屬等,皆非真實,不得言動。子春歷諸幻境,均不動心,惟見愛子被殺,不禁驚慟失聲。于是爐毀藥焚,前功盡棄。
這篇故事有較重的宗教色彩。用神鬼、地獄、親屬的遭災(zāi)來考驗教徒們的虔誠之心,是道教和佛教常用的辦法。 《神仙傳》、《大唐西域記》、 《酉陽雜俎》中都有殺子以試道念堅否的故事。人們以此來說明要達到某種目的的不易和艱辛,告訴人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和感情,達到勝利的彼岸。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故事具有一定的哲理意義。可是另一方面,用殺子作為試驗的手段是不人道的,它說明了封建宗教的殘忍和無情。
唐代道教大盛,統(tǒng)治階級把道教教祖李耳奉為祖先,為李氏政權(quán)罩上神秘的色彩,煉丹服藥之術(shù)也在社會上層廣為流行。這篇故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寫出的。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牛僧孺這篇小說宣揚的重點不在是否有神鬼,而是在于它所說明的哲理意義。
這篇小說較能體現(xiàn)《玄怪錄》長于細膩描寫的特點,比如杜子春窮困潦倒一段,作者寫道:
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在,于東市西門,饑寒之色可掬,仰天長吁?!?/p>
一個在暮色中衣衫襤褸、饑寒交迫的流浪漢形象,自然地浮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它與后面杜子春幾次揮霍老道贈金的行為形成了對比,使人感到他性難守一,從而為最后杜子春守爐失敗作了鋪墊。
重復(fù)的手法是這篇小說獨具的特點,作者用這種方法來渲染和加強所要說明的內(nèi)容,如寫杜子春反復(fù)受金、反復(fù)揮霍,說明他性不守一的特點;又寫子春守藥爐時各種妖怪輪番而來,說明他前功盡棄的可惜。這也是細膩描寫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上一篇:《杏花天》簡介|鑒賞
下一篇:《楊娼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