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暇筆》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筆記小說集, 姚福撰。今存版本有《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本、《紀(jì)錄匯編》本、 《今獻匯言》本、《續(xù)說郛》本、 《五朝小說》本、 《說庫》本、 《歷代小史》本等。唯《歷代小史》本題作《清溪暇筆》。按《四庫全書總目》作三卷,而作者自序作二卷。自序在提到寫作經(jīng)過時說,作者是從平日的讀書或見聞中拈出“其中可驚、可喜、可怪、可笑、可考、可疑者”而寫成的, 除去“可考、可疑”二端不屬于小說范圍外,其余驚、喜、怪、笑四個筆記小說的部份,按照六可排列的次序,應(yīng)該是主要的。可惜今存二十八則,大半是“可考、可疑”的文史資料,故頗疑已佚的二卷或三卷本,含驚、喜、怪、笑的筆記小說比例要大得多。本書現(xiàn)存的一些小說故事,也有比較可觀的。如有一則記道,北京有一寺院和尚貪財縊死某富商,并推入土坎中,上面壓著被和尚殺死的富商的二仆的尸體,最后以泥土覆蓋。接著,作者寫道:
越二日,有貴官游賞,過其寺。寺犬嗥鳴不已,使人逐之去而復(fù)來。于是犬引官發(fā)尸,
起尸而下有呻吟之聲,乃商人復(fù)蘇也。以湯灌之,少頃能言。
其案遂破。寫得曲折離奇,但寺犬前未交代,使人感到突然,商人埋入土中二日,死而復(fù)蘇,于理不可通。這都是其不足之處。
上一篇:《青樓集》簡介|鑒賞
下一篇:《顧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會芙蓉屏》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