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拍案驚奇》卷之二十三。故事源出《離魂記》和《剪燈新語》。吳防御的女兒興娘,四歲時與鄰居崔興哥定盟為妻。 后崔家到遠方做官,十五年未通音訊。吳家想悔親,但興娘不同意,憂郁成病而亡。兩月后,崔興哥來吳家,見興娘已死,失聲慟哭。崔興哥暫棲吳家,有一天深夜,房內突然來了一位美貌女郎,自稱是興娘的妹妹慶娘,要與他私會。崔興哥終經不起誘惑,不久與女子私奔他鄉匿居。
一年后,女子因想念父母,攜同興哥雙雙回家。她讓興哥先去見父母,自己暫留船上。興哥拜見吳防御夫婦,說起前事,吳家夫婦感到奇怪。因為慶娘一年來一直在家,從未與人私奔,再到船中去看,那女子已不見蹤影,反怪興哥誣陷女兒。正在此時,慶娘忽然走來,說明實情。原來是興娘死后假托慶娘之身,與興哥歡會。她求父母把妹妹慶娘嫁給興哥,以續前緣。吳氏夫婦答應,興哥和慶娘結成伉儷,終身幸福。
小說通過這個神話般的故事,意在闡明青年男女應忠于愛情的主題。作品反復強調: “人生只有這個情字至死不泯”,“要知只是一個情字為重。”凌濛初并在批語中贊揚興娘是“有情人”,就鮮明地表現了這種思想傾向。晚明時代,情理對立,“情”戰勝“理”的描寫,是當時許多進步的文學作品所表達的共同主題。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傳世名作《牡丹亭》,就是一個顯例。這篇小說和《牡丹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藝術上,小說情節曲折,娓娓動人。作者運用小道具——金鳳釵,把全文捏合得天衣無縫。興娘和興哥因贈送“金鳳釵”而矢志鐘情,又因興哥拾得它而引起興娘的夜訪,最后又因這只“金鳳釵”而導致興哥和慶娘續成姻緣。 “金鳳釵”在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可見作者在藝術上的獨具匠心。
上一篇:《地方自治》簡介|鑒賞
下一篇:《大鐵椎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