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暗:黑暗、昏暗。
引弓:拉弓發箭。
平明:天剛亮。
白羽:本指箭竿上的羽毛,這時借指箭。
沒(mo):陷入。
鑒賞導示
盧綸,“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邊塞詩寫得很有特色,風格雄健,頗有生氣。
《塞下曲》是唐代樂府題。盧綸原作六首,這是第二首。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zhong)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鑒賞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寫天色已暗,森林里一片幽暗,一陣陣疾風刮來將草吹倒了一片。將軍趁著夜色拉弓發箭。這里一個“驚”字,渲染了一種緊張異常的氣氛,使人聯想到其中有虎,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一個“引”字,使人聯想到面對突來的險情,將軍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等到第二天清晨搜尋獵物時,發現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驚嘆。這里用“沒在石棱中”反襯將軍的神勇,寫得不僅曲折,而且富于戲劇性。
鑒賞要點
[1]名句:“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2]借用李廣的故事,來形容將軍的神勇,生動傳神。
[3]鋪墊手法的運用。
上一篇:(唐)王翰《涼州詞》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漢)樂府詩《江南》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