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杕之杜,① 一棵杜梨孤零零,
其葉湑湑。② 上有葉子密密生。
獨行踽踽,③ 只身獨行冷清清,
豈無他人? 難道沒人同路行?
不如我同父。④ 不如同胞弟兄親。
嗟行之人,⑤ 可嘆來往過路人,
胡不比焉?⑥ 為何對我不親近?
人無兄弟, 出門人兒兄弟遠,
胡不佽焉?⑦ 為何對我不相助?
有杕之杜, 一棵杜梨孤零零,
其葉菁菁。⑧ 上有葉子青又青。
獨行睘睘,⑨ 只身獨行苦伶仃,
豈無他人? 難道沒人同路行?
不如我同姓。⑩ 不如同胞弟兄親。
嗟行之人, 可嘆來往過路人,
胡不比焉? 為何對我不親近?
人無兄弟, 出門人兒兄弟遠,
胡不佽焉? 為何對我不相助?
【注】①枕(di):樹木孤生獨獨貌。之:者。杜:杜梨,即棠梨,實小色紅味酸。②湑湑(xu):茂盛貌。③踽踽(ju):獨行貌。④同父:指兄弟。⑤行之人:過路人。⑥比:親近。⑦佽(ci):幫助。⑧菁菁(jing):葉盛貌。⑨睘睘(qiong):同“煢煢”,孤特無依貌。⑩同姓:同母生的兄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一個孤獨在外的人,艱難無助,“好出門不如歹在家”之感有動于衷,不由得唱出這首流浪者之歌。
這漢子一人在大道上踽踽獨行,他眼巴巴地看著南來北往的過路人,那些陌生人沒有一個幫助他,甚至連一句親熱話也沒有?;蛟S他囊中罄盡,腹內空空;或許他心事悠悠,需人相助??烧l也沒關照他。社會這樣冰冷,世間這樣無情。呆望路旁那孤零零的一棵樹,他傷心極了。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為賦而兼興之筆。在內情傷,則觸物感懷。獨單單的杜梨,獨自生在路旁,象被棄置而無人過問。不過還有濃密的葉子覆蔽枝條,風吹葉響,切切有聲,聊可慰藉。這個“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王風·黍離》)的流浪漢覺得自己的遭遇就象這棵樹,甚或還不如。他孤身獨自,心憂重重,好自熬煎。人在困難之際,或凄涼侵襲之時,渴望幫助,需要溫暖?!柏M無他人”的反語頓挫,說明他連一句搭訕的話也聽不到。這是用眼中的“他人”反襯自己獨行無偶,憂心郁郁。而“他人”“不如我同父”,以見世態冷漠。這感觸就是《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意,也是杜甫“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贈衛八處士》)的喟嘆。以上五句,見樹思己,由己及人,呈連鎖反映式的心態。以下四句再從人從己反復見義。“嗟行之人”二句,以人“不比”顯“獨行”之義?!靶兄恕奔瓷稀八恕保砸娐氛呃淠缡牵@是由彼見義?!叭藷o兄弟”句,頗為費解。《詩集傳》據此說這詩是“無兄弟者自傷其孤特”。姚際恒則說:“上既曰‘豈無他人可與同行,不如我兄弟’……又‘不如我同父’,明是有兄弟人口氣?!闭J為這句“是夾入成章者,不重,亦不必泥?!?《詩經通論》)駁之當,而釋之隔膜。此句意在說,人在這時無兄,人在這時無弟。換言之,出門在外者為遠離兄弟之人。這句仍承上“獨行”而言,但“行之人”猶“不比”、“不佽”,漠然視之,冷然處之,是何世情。這是由己生義。四句兩層夾寫,與上五句形成反復嗟嘆。這章的“豈”、“嗟”分領兩句,傷情哀意,張弛波折;反詰、嗟嘆,無可奈何。兩“胡不”語氣沉沉,酸心不已。
次章的“菁菁”、“睘睘”、“同姓”與上章辭異而義仍,復沓以見義。兩章末尾的不比不佽之問,為傷情人悶悶自問,也是望望向人之語。是仰首問天,是低頭問地,也是對那“有杕之杜”的苦苦追索。人世缺乏溫暖,他簡直把它當作“同是天涯淪落人”,因為那不比不佽的“他人”誰也不愿同情他,而對它吐出這苦悶心懷。契訶夫《苦惱》中的馬車夫,兒子死了,他對軍官、人群訴說他的傷心,無人理會,只好對著小母馬訴說,把心里話統統講給它,還把小母馬當作和自己處境一樣的人。這種悲傷到迷妄、虛幻的景況,不正是和這個流浪者孤獨無依心理狀態一樣嗎?《小雅·苕之華》的“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以樹之華盛來反襯人的憔悴痛苦,那樹還是無知的。《檜風·隰有萇楚》的“隰有萇楚,猗儺(美盛)其華。夭(少狀)之沃沃(美好),樂子之無家?!毕葑討n患,不能解脫,便覺得草木的無家無室值得羨慕,自己的有家有室倒成了苦惱。所謂“樂子”——那也是對著樹說的憂苦之音,用來可抵此詩沒有說出來的“哀子”一注。
上一篇:《木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杕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