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令畤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這是一首抒寫閨中人登樓望遠、盼望丈夫音信的小令。
起筆“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三句,從春氣已暖,寒氣將盡,寫到春深季節,風吹花落。春天是萬物萌生的時候,也是生命與感情覺醒的季節。對于離別的人來說,感情的觸須也最為敏感。面對這幅亂紅飄飛的景象,閨中人因物感時,因時懷人,無形中在內心堆積了數不盡的離愁別恨。“新酒又添殘酒困”,寫她不停地以酒澆愁,以圖在醉鄉中麻木自己的神經,擺脫別情的纏繞。然而,所得的結果卻是“今春不減前春恨”,真是以酒澆愁愁更愁了。在這“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兩句中,詞人采用了“同字回互”的句式,即前一句用兩“酒”字,后一句用兩“春”字。這些同字并不是無法避免的犯復,而是有意用之,因為它們是按一定的對稱規律出現的,所以在節奏上就有一波三折,環疊不盡的藝術效果。故沈雄在《古今詞話》中稱贊這兩句“陡健圓轉”。
下闋點明離別之情。丈夫在外,音信全無,閨中人望信心切,頓發奇想:向蝴蝶、黃鶯問問音訊。然“蝶去鶯飛”,全不顧她的凄苦之情。這一句通過樂者自樂、苦者自苦的對比,益發透露出她的冷落與孤寂。既然無處可憑鶯蝶問訊,她又獨上高樓,“望斷雙魚信”。雙魚,即指書簡,古詩有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望啊,望啊,直望到夕陽西下,黃昏來臨。黃昏之際,是最容易使人觸景生情、沿情多緒的時候,正如作者在自己的《清平樂》詞中所寫的:“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身處這一夕陽黃昏的情景之中,閨中人的凄苦之情也就更深重了。這里,詞人沒有將閨中人的感情直接道出,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抒寫,構成一種境界,造成一種氣氛,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因此詞意極富翻騰矯揉之妙。
詞中小令猶如詩中絕句,要求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內蘊蓄豐富的內容,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首小令,即景生情,情蘊景中,含蓄蘊藉,余味無窮,可謂是一首言外有意的好詞。所以李攀龍稱贊說:“妙在寫情語,語不在多,而情更無窮。”(《草堂詩余雋》)
上一篇:(宋)李清照《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李之儀《蝶戀花·天淡云閑晴晝永》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