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許肇篪
《蝶戀花·雨餞云郵春去矣》
雨餞云郵春去矣。燕嘴泥香,暗度疏簾里。底事玉樓人未起?淚痕染透鴛鴦被。約腕金環空自委。花瓣無情,盡日隨流水。喚到侍兒何處使,秋千架外尋梅子。
這首詞描寫思婦的春日閨情。“雨”為春的歸去而設宴餞別;“云”為春的歸去而送行(“郵”)。“春去矣”三字,以無可懷疑的語氣道出,飽含著不勝惋惜之情。這是從視覺方面來寫春歸的。三、四兩句換了一種寫法,用虛筆來寫春的歸去。暮春時節,風雨摧花,落紅成陣,零落成泥,無怪“燕嘴泥香,暗度疏簾里”了。兩句以實化虛,以靜寓動,十分巧妙地描寫了具有鮮明時令特征的暮春風物。以下兩句,從寫景轉到抒情,由嘆惜春事轉到嘆惜人事,辭斷而意不斷。用“底事”發問,用“鴛鴦被”作答,幽隱婉約之情溢於言表。
換頭承接上結之意繼續寫人。過去緊扣手腕(“約腕”)的金環而自動脫落委棄不戴了。這是什么原因呢?蓋為傷春憔悴不堪,衣帶漸寬,容顏消瘦啊!一個“空”字抒發了不勝悵惆之情。“花瓣無情,盡日隨流水”,一寫出了春去之速,二寫出了玉樓人有情惜花,三寫出了“花瓣無情”,不戀閨人。“盡日隨流水”,寫出了“花瓣無情”的決絕之態。玉樓人睹物傷情,嘆惜流水不僅帶走了春花,也帶走了青春般的年華。蒲柳先衰與紅顏易老,惜物與惜人緊緊地揉合在一起。結束兩句,描寫一種行動,春歸花謝,過去從事護花工作的侍兒無可事事、無處可“使”派,只好讓她到“秋千架外”去尋找被風雨打落的梅子,拾取一點春歸的信物吧!一種傷感、空虛、悵惘的情態躍然紙上。
上一篇:(明)張倩倩《蝶戀花·丙寅寒夜與宛君話君庸作》原文賞析
下一篇:(明)王夫之《蝶戀花·衰柳》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