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春之祭》
二幕芭蕾舞劇。斯特拉文斯基與羅里奇編劇,斯特拉文斯基作曲。1913年由加吉列夫的俄羅斯舞蹈團在巴黎首演。該劇配樂后成為單獨的音樂會曲目。該作表現的是古俄羅斯原始部落祭獻大地的儀式,劇情為:年長的智者坐著觀看少女跳舞,其中一少女被選定作為奉獻。其他少女退下。入選少女獨舞,直至死去。智者把她祭獻給春神,以求吉祥。全劇分為兩部分,包括十三段音樂。第一部分: 大地的禮拜。包括1.引子,2.少女們的舞蹈,3.搶婚的游戲,4.春天的輪舞,5.部落競爭的游戲,6.智者的行列,7.大地的舞蹈。第二部分: 祭獻。包括1.引子,2.少女神秘的圓圈舞,3.對當選少女的贊美,4.祖先們的召喚,5.祭祖的儀式,6.當選少女的獻身舞。作曲家在這部音樂中大膽地使用了各種新的音樂語言,不諧和音、變節奏、多調性以及超出常規地使用打擊樂器,使這部作品在當時產生重大的影響。該劇初演時,幾乎引起一場暴亂,人們互相呵斥,抗議和指責,劇場極為混亂,連坐椅都被拋擲起來,轟動的群情連警察都無法制止。這一現象被稱為音樂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但該作于第二年在皮埃爾·蒙特的指揮下,作為音樂會曲目再度上演時,卻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由于作曲家大膽的創新,該曲成為20世紀西方現代音樂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第二小提琴協奏曲》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