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詩群·多多·馬》新詩鑒賞
灰暗的云朵好像送葬的人群
牧場背后一齊抬起了悲哀的牛頭
孤寂的星星全都摟在一起
好像暴風雪
驟然出現在祖母可怕的臉上
噢,小白老鼠玩耍自己雙腳的那會兒
黑暗原野上咳血疾馳的野王子
舊世界的最后一名騎士
——馬
一匹無頭的馬,在奔馳……
這是一首象征詩。它構架嚴整,造境奇譎,在一種形而上的氛圍里,表現了詩人對殉道者悲敬難名的復雜意緒。
當然,這首詩的成功主要不在于多多對象征手法的運用,而在于他所選擇的象征體自身的質量。單純地強調象征性手法并不是重要的。生活中,有許多象征是常規性的,內涵和外延都已被框死,人們很難動搖它們固有的意蘊了,如“烏鴉”、“蝙蝠”代表黑暗的概念,“松樹”、“紅梅”體現堅貞的感情等等,這是由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和審美習慣造成的。這類公共化象征,在相當多的時候阻塞了藝術向前滾動的大道。而簡單地悖離它固有的軌道,又給人以故弄玄虛的小聰明之感,如有人寫蝙蝠是在“危困艱難的時刻向天空沖刺/劃破夜的衣裳”,這就顯得造作而低能了。
《馬》,完全拋開了公共性象征,在一片形而上的空地上另起爐灶,通過一種特殊的話語,造成一種緊張的強化的悲壯之感。他設立了六個“私人象征”,說出了個人特有的精神體驗,這是公共性象征所難以達到的。
這首詩的后兩節是解開迷宮的鑰匙,“黑暗原野上咳血疾馳的野王子/舊世界的最后一名騎士/——馬/一匹無頭的馬,在奔馳……”而前面的六節,是詩人為這個殉道者渲染的一種悲壯恐怖的氛圍。這位咳血疾馳的野王子,舊世界的最后一名騎士去干什么?詩人沒有說。中世紀盛行的“騎士精神”告訴我們,騎士是行俠、冒險、崇尚榮譽、癡戀、有精神目標的精英們。這樣,我們就可以體味出這里是在象征一種為高潔的使命、烏托邦的目標去奮斗的人類精神。盡管他體弱而孤單,坐騎甚至沒有頭,但仍然看得出他畢竟是真正的勝利者——人心法則的勝利者。
“灰暗的云朵好像送葬的人群/牧場背后一齊抬起了悲哀的牛頭”。第一句好理解,但第二句為什么是“悲哀的牛頭”呢?這是因為牛是忍辱負重木訥遲緩的動物,它的眼中仿佛總是含著悲哀的眼淚,它的頭是緩緩抬起的,與悲哀是相似的——我們知道在舞蹈語言中表現悲哀是緩慢的。“孤寂的星星全都摟在一起/好像暴風雪”,這是說環境(既是自然環境也是人文環境)的嚴酷和恐怖,在這樣的天空下疾馳的人該是怎樣的勇敢者呢?下面兩句是“自然的象征”(《文學理論》韋勒克、沃倫語),用在這兒是為了適當增加現實可感性。“祖母可怕的臉”是自然的,但又與因為寒冷可怖摟在一起的星星相關,詩人深奧的體驗溶鑄到實寫與虛幻凝為一體的符號組織內了。最后,詩人推出一幅悲壯的場景就凌空拿住,收束了全篇。
這首詩的造境來得奇幻,但情緒卻有著內在的邏輯線索,“私人象征”的運用也頗見匠心,是一首難得的好詩。這里有必要點出,這首詩固有的含混性似也可作他解,比如用反諷的姿勢寫一種盲目的獻身熱情等,讀者君,你不妨試它一試。
上一篇:《新生代詩群·雪迪·饑餓》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伊蕾·黃果樹大瀑布》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