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陸蠡》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曾有人惦記著遠方的行客,癡情地凝望著天際的云霞。看它幻作為舟,為車,為騎,為輿,為橋梁,為棧道,為平原,為崇嶺,為江河,為大海,為渡頭,為關隘,為桃柳夾岸的御河,為轍跡縱橫的古道,私心囑咐著何處可以投宿,何處可以登游,何處不應久戀,何處宜于勾留,復指點著應如何遲行早宿,趨吉避兇……正神凝于幻境的想像的時候,忽然天際起了一片漆暗,黑云怒涌,為閃電,為雷霆,為風暴,為冰雹,為驟雨,為颶嘯,……思遠者乃省記起了已有多久沒有收到平安的吉報,安知他途上山高水低,舟車上下,安知他途中不會遭遇兵災,匪禍,疾病,厄難,于是引為深憂,甚至悄然墜淚,揣測著這不祥的讖兆……
曾有守望著病了的孩子的姊姊,因為久病把大家都弄累了,于是決議由大家輪流值夜看護,而她是極愿長久陪侍這親愛的弟弟的……夜是暗黑的,高熱度的孩子發出不可解的囈語,緊閉著的窗戶隔斷外來的一切的聲音,室內只有一顆暗黃的燈火和兩個生命的呼吸,姊姊闔上眼睛仿佛要睡著了,猛然抬起頭來看見梁上掛下一個蜘蛛,它把細絲黏在梁上,自己卻緩緩地墜下來。黃色的燈光映著這細絲,現成金黃色。姊姊恍若悟到維系住這小蟲的竟然是這樣脆弱的微絲,這里隱喻著身邊的孩子的艱難的呼吸。“倘使斷了呢?”她為著這蜘蛛擔心了,于是暗暗占卜道:“蜘蛛啊!假如你再能從你細絲回到梁上去,則我的弟弟便有救了,否則……”她不忍想了。蜘蛛往下墜著,又掙扎著沿著細絲往上去,又下墜了,將及時地又掙扎著上去,又墜下來,又上去……一霎間,絲斷了!“啊呀!”這姊姊的驚叫驚醒了一家人,而她不能把她的讖語告訴旁人……
唉!自來一蟲,一物,一言一語往往便成讖,你聽我說完我的故事罷。我有一位姊姊,她花了很多的工夫繡花在她自己的一雙鞋上面。這鞋做得很端正,很美麗,很結實,她自己看了很高興。一位鄰人稱贊她說:“多美麗的鞋啊!”她無心地輕輕地嘆了一聲道:“不知我穿不穿得破這雙鞋呢?”說了之后自知失口,憂郁地回到房中去了。于是在一天,當她還沒有穿上新鞋的一天,她早起坐在鏡前理她的鬢發,她覺得十分疲倦無力了,在早晨便疲倦得這樣!她對鏡端詳了好久,悄然復回睡到床上,這樣,便一聲不響地永遠地睡著了,沒有留下一句告別的話……過后別人把她親制的鞋子交給我,并告訴我這句話,我心里便想:“所以說話總要留心啊!”
因此我怕看那迷幻莫測的人們的眼淚的晶球。我怕信口開河的fortuneteller的唇邊的惡語有時竟會幻成事實。我再也不敢像從前一樣地在賣卜的攤前戲謔地隨意擲下幾個銅子,當他問我何事求卜的時候,思索了一回才回答道:“我問一位遠地的哥哥的平安,”因為我愛我的哥哥。我也怕聽在我的頭頂上從寒空里投下一串烏鴉的“哇”聲。我怕聽見喪夫的鄰婦朝暮的啼哭。我歡喜看新年時在破舊黝黑的門窗上貼上大紅的楹聯,我贊美滿街的爆竹和空氣里硝磺的氣味。我也預備了紅紅綠綠的希望和吉祥的祝福,來分贈給比我年幼的和比我年長的人,愿他們幸福。
讓“讖”成于既往,愿來日平安罷。
編者注:fortuneteller:英文,算命的人。
陸蠡的《讖》觀察精到細致,描寫逼真傳神,是一篇禁得起細細咀嚼和回味的散文詩佳作。
什么是“讖”?“讖”是“迷信的人指將來要應驗的預言、預兆。”(《現代漢語詞典》)既然“讖”和“迷信”分不開,那些具有科學和理性頭腦的作家自然會投之以批判的眼光,可是《讖》偏偏不是這樣,全文洋溢著一片濃郁的真摯的情思。為何反差如此之大?值得認真探索一番。
原來,歷史上有些迷信現象只能從社會深層次中去尋找原因。在社會動蕩或個人生活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不少弱者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免不了會產生忐忑不安、多方揣測、自譬自慰等心態,陸蠡生長于浙東偏僻山區,他關心、同情廣大農民和弱者,散文詩《讖》猶如一支精致的洞簫,把弱者心底的奧秘吹奏得如嗚如咽,如泣如訴,這自然不失為一次成功的藝術探索。試看作品中描述姊姊繡鞋的故事,著筆不多而啟人遐想,她花了很多工夫繡鞋,不正是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從鄰人的稱贊中,你難道不會聯想到無數為置辦嫁妝而比賽手藝的農村女子的面容?姊姊自知失口的那句“讖語”,不正流露了她對前途缺乏信心的無奈和憂慮?推而廣之,這又何嘗不是廣大農村弱女子的寫照?一旦那雙鞋子交到作者手上,萬千思緒襲上心頭,可是作者遵循散文詩簡潔含蓄的藝術特性,不像小說家那樣盡情鋪陳開去,而只是相當克制地寫道:“所以說話總要留心啊!”便結束了這個不幸的凄慘的故事。凡此種種,人們讀后真是欲罷不能,低回不已。
散文詩創作非常講究語言,《讖》在這方面也非常突出。試看第一段,劈面就是這樣一句:“曾有人惦記著遠方的行客,癡情地凝望著天際的云霞。”刪棄了不必要的背景和過程,一下子就突出了閨中人翹首想念遠方游子的臉龐,接著作者選擇了一連串的“為”字短句:“看它幻作為舟,為車,為騎,為輿,為橋梁,為棧道,為平原,為崇嶺……”旅途之遙,景色之多,盡收眼底。然后是一連串的“何處”句,語氣稍見舒徐,心情則更趨熱烈:“私心囑咐著何處可以投宿,何處可以登游,……”正當讀者油然共鳴之際,冷不防天色突變,作者筆下又涌出了一批“為”字短句:“為閃電,為雷霆,為風暴,……”這些和前頭的“為”字句形式相同而實質迥異。請看,如此排比復沓、長短交叉、駢散結合的句式,既多姿多彩又絲絲入扣,誰讀了能不驚奇嘆服!
《讖》在結構上頗有特色。全文由幾個相對獨立的畫面和片斷組成,步步遞進,層層渲染。快結束時則“由彼及己”,把自己也擺了進去,向讀者敞開了真誠的心扉,絲毫沒有那種說教的高人(包括弱者)一等的架勢。最后向大眾托出了一個美好的祝愿:“讓‘讖’成于既往,愿來日平安罷。”給讀者留下了不盡的余味。
上一篇:《遲暮·麗尼》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粗壯的漢子·馬國亮》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