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哨兵·曹葆華》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背著半邊藍天,
頂著一輪紅日,
站在黝黃山坡上,
——腳下倒著黑黑影子。
你以三尺白鋼刀,
作民族的守望哨。
不怕塞上塵沙,
不怕嶺外風暴,
睜著一雙火紅眼睛,
——眼皮從不爬上疲勞。
控制著群山萬壑,
天下第一險道……
詩人寫于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的《西北哨兵》,是一首對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以及人民大眾的頌歌,寄寓了詩人無限深厚的感情。當時詩人在延安,處在抗戰前沿,目睹并親身參加了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因而對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著深切的體會,對戰爭的場面和英勇事跡也了解頗多。這也許是這首詩形成的主要依據和感情基礎。
頌詩,常易流于直露,這是不善于思索者的通病。詩人選取西北哨兵這一形象,以簡煉、干凈的筆觸勾勒哨兵“站在黝黃山坡上”的雄姿,勇斗風暴塵沙的身影,畫出因為憤怒燒紅的永不疲倦的眼睛,以“民族的守望哨”暗示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英雄的群體形象,從而使黨的形象具體化,給人以生動、明確的印象。這種象征,讀來似乎“得來全不費功夫”,實際上詩人是經過反復篩選、比較才實現的。
這首詩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就是簡潔凝煉。它沒有羅列一大堆事實,沒有節外生枝,而只是緊緊抓住“哨兵”與“黨”這兩個事物的特征和它們的內在聯系,用點睛之筆,寫出形象的精神,將豐富的感情濃縮成詩行,取得了以小喻大、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街頭·廢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西去列車的窗口(原詩略)·賀敬之》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