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退朝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春明退朝錄》3卷,北宋宋敏求撰。宋敏求,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進士。他是北宋中葉的著名學者,家有藏書3萬卷,平生著述極為豐富,編纂過《唐大詔全集》、唐武宗以后6朝實錄,并曾參預《新唐書》及宋代會要、國史的修纂。此書是一部雜錄見聞的筆記,因作者居家開封春明里,每日退朝后即撰述舊聞,故以《春明退朝錄》為名。自序作于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但下卷記降宣故事條注為熙寧七年六月十三日,則成書當在熙寧末年。
本年是一部史料性較強的筆記,其內容主要記述唐宋兩代朝章典制,而且所記大都具體詳盡,言之有據,決非得之傳聞者可比。作者所據,或為自己親身歷見,或出自歷朝典籍記載。如宋敏求曾任職官告院,因此本書中卷記各種官告之用紙與裝潢就極為詳細。作者曾參預《新唐書》的纂修,他在下卷中所記《新唐書》的纂修過程、前后參預其事的人員及分工等等,披露了一些很少為人道知的內情。同卷所記宋初編修《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神醫普救》、《冊府元龜》等幾部大規模官書的情況,也比它書記載為詳。下卷所述上古以來各朝歷名,以及記公文草稿的不同稱呼,中書省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這些內容可供研究古代名物的參考。由于此書資料豐富可靠,自宋以來一直頗受人重視。
此書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與范鎮的《東齋記事》合印為1冊。
上一篇:《明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春香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