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公木》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雷閃,
不能把光芒和聲響,
永留在天空。
顫抖的星,
水樣的月光,
甚至灼煉的太陽——
能夠照穿烏黑的夜,
直到把黑夜消滅。
然而它們卻照不亮
人底心,這大海洋:
萬年的波濤洶涌,
勇敢的海燕飛翔。
它吞沒整個陰暗的古昔,
而駛向無限未來的遠航。
什么
生命力最久常?
什么
光照得最深最強?
是你啊
我心愛的詩。
你聳然起立——
從侮辱,
從剝削,
從反抗,
從斗爭,
從人類歷史的奔流里,
從自然宇宙的造化里……
你把一代的精神,
賦以活的呼吸,
吹向來世。
你拂去蒙蔽正義的塵土,
你使罪惡低頭而戰栗。
你比空氣更輕靈,
你是前進的急先鋒。
對每個新辟的領域,
你總是做向導。
你的伴隨,
是創造的意志,
是真理的美。
假如有一天
你把光耀隱逝,
一切過去將只剩一片空白,
而根本也就不會再有未來。
我把自己
投進你的光圈里,
我看見每個人頭上
都照著同樣的光圈。
只有那依靠上帝和血統騎人頸上的人,
只有那借助手槍和說謊騙取榮利的人,
只有那仰仗主子威風專以鳴鞭為快的人,
只有那生就一副膝蓋用來發抖或下跪的人,
只有他們,那些多余的人,
留在這榮耀而輝煌的光圈之外。
啊,你是什么,
我心愛的詩?
你是
神圣對邪惡戰爭的陣線;
你是
結合赤紅的心與心的紐帶,
我放開喉嚨
為你歌唱光榮之歌。
我以感激的手,
帶著勝利的確信,
撫摩你的周身。
我輕輕地低語,
用我的唇,
貼近你的耳根。
我有時也激動地狂吼,
暴跳著向著你,
像向著一位老朋友。
我向你哭,
向你笑,
向你吵嚷,
向你議論。
我愛過許多男人和女人,
我卻沒有
像愛你這般深。
1941年9月3日
《我愛》抒發了作者對詩歌藝術深沉的愛,是一首別具一格的詩。
情、理、象三者的有機結合是本詩的特點。首先,詩人為了表達對優秀詩歌的熱愛之情,他特意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壯闊迷人的大自然景觀:雷鳴電閃,震撼天宇,那隆隆的巨響,耀目的藍光,顯示著大自然的威嚴;可是,當雷鳴、電閃過后,天空仍是一片寧靜,它們的響聲和光亮并不能永存;那閃爍的星斗,皎潔的月亮,甚至光芒奪目的太陽,可以照穿黑夜,驅散黑暗,卻照穿不了人們心靈的大海洋。詩人認為,這一切都比不上他心愛的詩。這種“透過一層”的正面對比的寫作方法,容易突現描寫對象的特性。自然景觀是美妙、動人、光彩奪目的;然而,與詩相比,便顯得黯然無色。這就寫出了詩的巨大魅力與作用,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使讀者易于感知,并從感情上加以接受。其次,作者還把“詩”人格化,有時是正義之劍,去斬除邪惡;有時是情人,詩人可貼近她的耳根竊竊私語;有時又象是一位可以交心的老朋友,向他揮拳狂吼也不會著惱。古人有不少用詩寫成的詩論,但都著重在說理,像這樣通過形象,以真摯的情懷去表現它的詩卻不多。
《我愛》就是這樣,通過一系列形象,展示了詩這種藝術的獨特魅力——生命力最久,光耀最強,它“從人類歷史的奔流里”、“從自然宇宙的造化里”聳立而起,永遠“伴隨創造的意志,真理的美”,從而照亮人心底的海洋,帶人向無限的未來遠航;誰正直、善良,誰就能投入它的光圈,并像它一樣圣潔、輝煌!這,正是作者對詩的理性認識,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他才全身心謳歌詩歌藝術。從這一角度看,這首詩更深層的意義不在于是一篇“詩論”,而在于“詩”在作者心目中是一種象征——象征著正直、善良、真理、光明、美和崇高,是作者情不可遏地呼出“我愛”時心意的憧憬與向往。
由此可見,寫詩不是不可以有清醒的理性,只要如這首詩那樣,把理性恰當地融于飽含情感的形象,同樣可以是感人的好詩。
上一篇:《我是少年·鄭振鐸》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我愛·趙愷》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