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掌握我自己·林林》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哦,要做鳥,就做鷹罷,高飛的鷹,
哦,要做獸,就做獅子罷,勇壯的獅子,
哦,要做人,就作個不平凡的英雄,
但是矛盾啊,我厭憎平凡,我又愛慕平凡,
那么,以鷹作平凡的鳥罷!
以獅子作平凡的獸罷!
以英雄作平凡的人罷!
我愛飛折羽翼的鷹,
我愛垂死而被辱的獅子,
我也愛那紅照西天的夕陽,
美麗的死去還是美麗的啊,
可敬的死去還是可敬的啊!
我祈求著啊:
給我高飛的羽翼,
給我壯大的氣魄與力,
給我英雄的平凡,對待平凡的庸眾罷!
逝去吧,不安的夢幻!
逝去吧,心造的愛戀!
逝去吧,使我苦惱的友情!
變換吧,死水般的周遭!
枯萎吧,迷惑人的希望的花朵!
人間既然有了我,就應有我的業績,
我得喝現實的乳液,流勞動人民的汗啊!
我冀望生活的大海啊,
那怕是狂風暴雨
或是驚濤駭浪!
寧可在酣戰里顯出我自己的膽怯,
寧可在偉大中暴露我自己的渺小
讓我醉于詩,醉于工作,醉于戰斗……
讓我歡樂,悲愁,讓我嘲笑和激怒罷!
我既騎在馬上,就得攬轡揚鞭,馳騁奔騰,
我得掌握我自己啊!
這首詩寫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時值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了解一下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我的心理感受,或許能有助于讀者對詩的理解。
在海外艱難險惡的環境中,華人與當地人民并肩進行了三年多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斗。經歷了血與火的嚴峻考驗,我從內心深處呼喚著英雄氣概。英雄崇拜的意愿也在這首詩中有所顯露;這就是渴望著“生活在、勞動在名譽、光榮、英雄主義的偉績中”(高爾基語)。但同時,客觀地審視自己,我又發現自己身上還存在著渺小與懦怯的一面。希臘哲語告誡人們:“認識你自己!”雖然要真正認識我自己并不容易,但我必須這樣去做,必須自強不息,努力尋求偉大與渺小、勇敢與懦怯、不平凡與平凡等諸多矛盾的統一。所以這首詩也可以說是“認識自己”的藝術結晶。
這首詩就是努力扣住英雄與群眾、偉大與平凡的關系,層層深入地抒發和剖析了我和戰友們的內心世界。開頭用了三個假設性的長句,直接表達了我的主觀的愿望和意向,看來還是具有一定的氣勢的。“但是”之后,我陡然來了一個轉折,較鮮明地揭示了矛盾。但究竟該如何解決苦惱著自己的這個矛盾呢?我思索了一番,終于認識到“鷹”、“獅子”同樣也是平凡的“鳥獸”——偉大與平凡原本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此后的第三節宕開一步,接連用三個“逝去吧”表現我的呼喚,這是為了更進一步地勉勵自己:要做一個平凡的英雄,就得告別“不安的夢幻”之類,腳踏實地,“喝現實的乳液”,“流勞動人民的汗”,排除一切干擾,堅韌地向前走去!
如果說這首詩的開頭較能抓住讀者的心,那么結尾則顯得余情余韻不足。看來,一首詩要做到整體完美,實非易事。
[編者注] 本書重新刊登這首詩時,作者對個別字句作了改動。
上一篇:《我常常注視著·呂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我是一條小河·馮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