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給蕃瓜花的歌·憶明珠》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為甚么你一朵朵盡要伸向籬笆外,蕃瓜花?
為甚么你一朵朵盡要爬上墻頭去,蕃瓜花?
你是否也在望著山那邊,路那邊,望著他?
也在期待著那個農學院的畢業生呀,蕃瓜花?
我思念他時便想要寫封信,捎上幾句話,
你思念他時卻從來不作聲,只開花!
我每天清早都要先來數數你呀,蕃瓜花!
今天你開遍籬笆開滿墻,許是他,該回家?
是你點綴了我們第一個美麗的夢呀,蕃瓜花!
那時候我們剛剛是一對五周歲的小娃娃,
我們好奇地把你那種子悄悄埋在籬笆下,
它果真魔術般變出來一串金花和金瓜!
現在一對共青團員又悄悄訂下了,新計劃,
我們要播種更美更美的夢呀,蕃瓜花!
他從農學院里帶來的知識和科學,是種子,
咳!我多么情愿變成小小的雨點兒,灌溉它!
你一朵朵地伸向籬笆外,望甚么,蕃瓜花?
你一朵朵地爬上墻頭去,望甚么,蕃瓜花?
你在熾紅熾紅的朝陽中舉起了千百只金喇叭,
是向山那邊,路那邊,播送我的心曲嗎? 蕃瓜花?
1962年9月2日儀征
這首詩有人物,有故事,但它仍然是一首抒情詩,是一首不同尋常的愛情詩。
“蕃瓜”即南瓜,一種極其普通的瓜果,它的花沒有玫瑰、牡丹那樣鮮艷奪目,但它卻散發著泥土的清香,使人很快想起農村田園的生活。對于詩中的“我”來說,它更是十分珍貴,因為它寄寓著“我”和“他”的愛情,“我”和“他”的夢。
開頭第一節,接連提出幾個問題,一個比一個急切。伸向籬笆外,爬上墻頭去的蕃瓜花,自然不會“望著他”,“我”問花,花自然也不會回答,這只能說明“我”很“癡”。詩就通過“我”的癡態,把“我”對“他”——一個農學院畢業生的迫切期待和思念,刻畫得相當真切、動人。如果從敘事的角度來說,這一節寫得有點語焉不詳,交代不全,但從抒情的角度來看,它卻顯得十分強烈,它含情脈脈地透露了“我們”之間的關系的信息,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
以下三節,繼續沿著“我”的期待這一抒情的脈絡展開詩行,同時用夾抒夾敘,不露痕跡地帶出了童年時代的回憶——“我們”的“第一個美麗的夢”和現在的“更美更美的夢”,這兩個夢都緊扣著蕃瓜花,詩人充分發揮這個意象的抒情表意的功能,給全詩增添了許多情趣。第一個夢是青梅竹馬的夢,“好奇”的夢,充滿著純真;第二個夢是成長的夢,“他從農學院里帶來的知識和科學,是種子,/咳!我多么情愿變成小小的雨點兒,灌溉它!”這兩行詩,既反映了“我們”的純樸真摯的愛情,也表達了“我們”永遠扎根農村的理想。從第一次好奇地無意地播下種子到今天深情地專注地播下種子(這是虛寫,是想象),前后一以貫之,卻又經過質的飛躍,格外令人遐想不止。
最后一節與第一節呼應,仍然是四個長句,四個問號,從語氣和句式上看,似乎和第一節差不多,但不大的變化之中感情卻更強烈了,原先是問蕃瓜花為什么“伸向籬笆外”、“爬上墻頭去”,如今是問蕃瓜花“望甚么”,“我”對“他”的想念更為強烈,蕃瓜花也就更能體貼“我”的心曲,于是在“我”的心目中,蕃瓜花終于幻化成了“播送我的心曲”的“千百只金喇叭”,“我”似乎更癡了。這一巧妙而自然的構思,加強了全詩的抒情氣氛。
這首詩通篇用的是長句,極富纏綿悠長的韻味。還有在總共五節二十行中,竟有九行以“蕃瓜花”收尾,這一聲聲“蕃瓜花”的親切呼喚,猶如面對愛人的喁喁情話,由此可見,詩人為內容的表達找到了最適合不過的形式。它沒有使用“愛”、“接吻”、“擁抱”之類的爛熟詞語,始終是借花抒情,寫得含蓄、深沉,確是一首六十年代不可多得的愛情詩。
上一篇:《唱不完的歌·鐵依甫江》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噴水池·玲君》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