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陳僅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體會。他在《竹林答問》中說:“作詩當(dāng)取詩于我,不當(dāng)求詩于題。詩趣、詩機、詩境、詩料,四者作詩之具,非倉猝所可求,必其平素涵養(yǎng)得足,使?jié)M腔詩趣活潑潑地,詩機在在躍然欲出,眼前詩境,到處皆春,腕底詩料,俯拾即是,雖終歲不作詩,而盈天地間皆吾詩也。題來就我,非我就題,安得不到妙處?此之謂樂趣。”陳氏認為作詩時的詩趣、詩機、詩境、詩料均是平時的積累,只有具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廣博的學(xué)識,精湛的藝術(shù)素養(yǎng),才能寫出好詩來。同時他還認為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先要“一題入手,先掃心地,一片光明。”這一觀點不僅直接承繼了劉勰“虛其心肺”的主張,也啟迪了王國維“無我之境于靜中得之”的見解。同時他還指出:“茍胸?zé)o全詩而字字苦吟,律詩且不可,況古體乎?”沒有詩的沖動,千萬不要硬湊,這種見解對于今人仍不無啟發(fā)。
上一篇:《作詩必須師承必須妙悟》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作詩有學(xué)釀蜜法者》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