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年十四五時,與陳孟潔謁伯川村中,二子皆故人子,留款特厚。一日雪霽酒酣,伯川命各賦詩言志。孟潔賦云:“十年勤苦事雞窗,有志青云白玉堂。會待春風楊柳陌,紅樓爭看綠衣郎。”士奇賦即景一首云:“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人骨,貪看梅花過野橋。”伯川顧孟潔笑曰:“十年勤苦,只博紅樓一看耶?”又曰:“不失一風流進士。”顧士奇笑曰:“寒士、塞士,鼎鼐器也。”又曰:“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子其勉之,惜予不及見也。”后孟潔果登進士,為庶吉士而卒,而士奇官至少師,皆如伯川言。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二二 事亦見清·褚人穫《堅瓠集·壬集》卷二。
[述要] 楊士奇十四五歲時,曾與陳孟潔一起去拜見劉伯川。由于他倆的父親都是劉的老朋友,所以劉對他們的招待特別好。有一天,三人飲酒正到沉酣暢快時,雪也正好停了。劉要他倆賦詩言志。陳的詩是:“十年勤苦事雞窗,有志青云白玉堂。會待春風楊柳陌,紅樓爭看綠衣郎。”楊則是就眼前的景色作了一詩:“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人骨,貪看梅花過野橋。”劉笑著對陳說:“你十年勤苦,難道只是為了博得紅樓一看嗎?”又說:“日后是個風流進士。”對楊則笑著說:“寒士寒士,今后一定是國家的棟梁。”又說:“人有不為,然后才可以有為。你要好好努力。可惜我老了,以后的事都看不到了。”后來陳果然中了進士,死時是庶吉士,而楊卻一直做到少師。兩人的結局,都被劉預料到了。
[按語] 陳詩實本王安石(一說王安國)《臨津》詩:“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臨川先生文集》卷三三)
上一篇:《悟石軒詩 張靈 唐寅》
下一篇:《意其如此 歐陽修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