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伏蒲
【出典】 《漢書》卷八二《史丹傳》:“竟寧元年,上寢疾,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進見。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數問尚書以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是時,太子長舅陽平侯王鳳為衛尉侍中,與皇后太子皆憂,不知所出。丹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長立,積十余年,名號系于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見定陶王雅素愛幸,今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審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爭,不奉詔。臣愿先賜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見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曰:‘……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駙馬都尉安所受此語?’丹即卻,頓首曰:‘愚臣妄聞,罪當死!’上因納……丹噓唏而起。太子由是遂為嗣矣?!碧啤ゎ亷煿抛ⅲ骸皯吭唬?‘以青規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p>
【釋義】 漢駙馬都尉史丹曾進入元帝臥室,伏于青蒲上,強諫元帝不要改立太子,被采納。宋詞中常用此典頌美忠直之臣。
【例句】 ①誰不羨、伏蒲忠鯁,演綸詞筆。(毛開《滿江紅·送施德初》1364)這里用本典頌美施氏忠直敢諫。②諫省伏蒲,紫垣直筆,硬語曾驚天上人。(無名氏《沁園春·壽閩帥。正月初二》3784)這里用本典稱美閩帥鯁直敢諫。
上一篇:典故《伏生九十傳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俘頡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