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伏生九十傳書
【出典】 《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伏生傳》:“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
【釋義】 秦博士伏生人漢后,年九十余仍能協助當朝,使《尚書》得以流傳。
【例句】 ①衛武耄年作戒,伏生九十傳書。(劉克莊《木蘭花慢·癸卯生日》2608)作者時年五十七歲。詞中用伏生事,對自己晚年的作為抱有自信。②便做伏生年紀,也未到、蹇吃吃。(劉辰翁《霜天曉角·壽張古巖》3192)這里用本典祝愿張氏年高而健康。
上一篇:典故《伏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伏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