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
煬帝善屬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吏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誅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隋唐嘉話》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庸皇帝,他殺父自立,在位期間大興徭役,橫征暴斂,實行暴政。其為人專橫殘暴,由本文可見一斑。他善作文章,不愿意、不允許有人在寫文章方面超過他。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出其右”承前意是指在文章上超過煬帝。司吏大夫薛道衡以文章才華名重當時,因而遂遭煬帝所嫉。據《隋書》記載,薛道衡因上《高祖文皇帝頌》觸怒煬帝。煬帝認為,“道衡致美先朝,此《魚藻》之義也”,認為這篇文章像《詩經·小雅·魚藻》是為刺幽王而作一樣,有刺己之意,因而“覽之不悅”。后又因薛道衡贊揚被煬帝殺死的大臣高颎,煬帝終將薛誅殺。由本文看來,這不過是煬帝找的借口,他早就嫉妒薛道衡的文才,于是借事殺之。即使將薛道衡殺死之后,煬帝還余妒未盡,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空梁落燕泥”是薛道衡《昔昔鹽》詩中的一句,甚為時人稱賞,一時傳頌。其言外之意顯而易見,我將你殺死,看你還能寫出超過我的文章嗎?由此足見煬帝對薛道衡嫉恨之深,也使人了解了煬帝誅殺薛道衡的真正動機。
通過煬帝嫉殺薛道衡一事,劉用寥寥幾筆,對煬帝的專橫跋扈、不可一世表現得淋漓盡致。煬帝唯我獨尊,不僅在政治上實行專制,就連寫文章,也不允許有超過自己的人存在,集中體現了隋煬帝的專制和殘忍。而薛道衡因文章名重一時而致殺身之禍,反映了專制社會中士大夫的可悲命運。
上一篇:《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鄭燮》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煙艇記·〔南宋〕陸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