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瓦薩萊利
1908年生于匈牙利的貝赤,起初在布達佩斯醫學院讀醫學,1929年進入波特尼伊克主辦的慕希利藝術學院學習。這所學校被稱為布達佩斯的包豪斯,在這里,他受到莫何依——諾迪的薰陶,同時對馬列維奇、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人發生很大興趣。1930年赴巴黎,參加了“抽象——創造”畫會。1940年,他開始從事歐普藝術 (OpyArt) (又稱光效應藝術) 的創作和視覺理論的研究。他對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與理論,乃至對色彩理論、知覺和幻覺和整個歷史,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因為關于歐普藝術的大部分當代論述,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實際觀察,所以他的作品通常可以用來說明這些論述。可以說,瓦薩萊利是歐普藝術的先驅和代表者。他的畫面象棋盤般在方格子上配置了許多小圓形,或者是像老虎或斑馬紋樣的抽象圖形,由于色彩和調子的美妙安排,這些圖形象交通工具似的做螺旋狀的運動。他的繪畫,無論黑白或彩色,都省去中間調子,并利用幾何圖形,造成歐普藝術的錯視現象。對于歐普藝術的欣賞,他說:“感覺作品比了解作品更重要,尤其對觀眾的生理發生作用之藝術。”他認為:“藝術作品應是無個性的,對所有的觀眾須發生同樣的感覺才行,而應避免獨特性。”他的藝術都是用幾何抽象圖形,經過種種不同的安排來追求顫動、運動或變行的錯視現象,尤其是他的立體作品。但他極不贊成平面與立體之分,他在1955年出版的《黃色的宣言》一書中談到:“繪畫和雕刻的分法,是極落伍的觀念。正確地說,應該分為二度或三度、或多次元的造形藝術”。所以他把自己的藝術命名為“多次元的錯視藝術”。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瓦薩萊利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新客觀現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