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詠《萬俟詠》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萬俟詠(生卒年不詳),字雅言。元祐間以詩賦擅名,嘗游上庠,不第。放意歌酒,肆力詞章,自稱大梁詞隱?;兆跁r,召試補官,曾任大晟府制撰官(黃昇謂崇寧間,王灼則謂政和初)。南渡后,曾乞進官,為高宗鄙棄。
【傳記資料】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四:(建炎四年六月)辛未朔,通直郎萬俟詠者,工小詞,嘗為大晟府制撰,得官。至是因所親攜書入禁中,乞進官二等,上(高宗)覽而擲之。
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著述】
萬俟詠集初名《勝萱麗藻》,后重編,周邦彥目之曰《大聲集》,五卷,有周邦彥、田為序,然已久佚。有劉毓盤輯本,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大聲集》,共詞二十七首,附錄二首?!度卧~》據趙本入錄。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大聲集》五卷。萬俟雅言撰。嘗游上庠,不第,后為大晟府制撰。周美成、田不伐皆為作序。
【序跋】
劉毓盤《輯校大聲集跋》:《歷代詞人姓氏錄》曰:萬俟雅言自號詞隱,游上庠,不第。崇寧間,官大晟府制撰,有《大聲集》五卷。楊湜《古今詞話》曰:詞隱在大晟府,與晁次膺按月進詞,其清明應制《三臺》詞尤佳。黃昇《花庵詞選》曰:詞隱之詞,詞之圣者也。發妙音于律呂之中,運巧思于斧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之刻琢句意以求精麗者,遠矣。王灼《碧雞漫志》曰:雅言名詠,元祐詩賦科老手也。三舍法行,不復進取。放意詩酒,自稱大梁詞隱。每出一章,信宿喧傳都下。崇寧初,充大晟府制撰。時新廣八十四調,患譜弗傳,雅言請以盛德大業及祥瑞事跡制詞實譜。有旨依月用律,月進一曲,自此新譜稍傳矣。又曰: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處度叔侄,晁次膺,萬俟雅言,皆有佳句,就六人中,雅言又絕出。雅言初自編集曰《勝萱麗藻》,分兩體,曰雅詞,曰側艷。后召試入宮,以側艷體無賴太甚,削去之。再編成集,分五體,曰應制,曰風月脂粉,曰雪月風花,曰脂粉才情,曰雜類。周美成目之曰《大聲》,并為作序,因以名集。是雅言以字行,各本以為名者,誤也。惟不詳其何許人,其自號大梁詞隱,或即大梁人也。張炎《詞源》曰:崇寧間,立大晟府,詔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詞。由是八十四調之聲稍傳。美成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為之,其曲遂繁。周氏詞渾厚和雅,善于融化詩句,不獨其平仄宜遵也,即上、去、入亦不容相混。晁次膺諸家次之,于律間有未諧,可見協律之難矣?!洞舐暭窡o議其失律者,而不與周氏《片玉詞》、晁氏《閑齋琴趣》以并傳焉,何文人之不幸耶。吳昌綬《宋金元詞集見存卷目》言欲輯萬俟氏詞,以見大晟遺制,久而未成。求諸各本,得二十三首?!赌咎m花慢》一首,趙聞禮《陽春白雪》原注曰此為集外詞。噫,其外集更不得而見之矣。丙辰春,江山劉毓盤校畢并識。
趙萬里《大聲集輯本題記》:陳振孫云:“《大聲集》五卷,萬俟雅言撰。嘗游上庠,不第,后為大晟府制撰。周美成、田不伐皆為作序?!卑福貉叛匀氪箨筛?,官制撰,王灼《碧雞漫志》記之最詳?!堵尽吩疲骸叭f俟詠……政和初,召試補官,置大晟樂府制撰之職。新廣八十四調,患譜弗傳。雅言請以盛德大業及祥瑞事跡制詞實譜。有旨依月用律,月進一曲,自此新譜稍傳?!薄痘ㄢ衷~選》、《歲時廣記》所引《雪明鳷鵲夜慢》、《明月照高樓慢》、《戀芳春慢》、《安平樂慢》三疊諸首,蓋即依月用律時所進矣。《漫志》又云:“雅言初自集分兩體,曰雅詞,曰側艷,目之曰《勝萱麗藻》。后召試入官,以側艷體無賴太甚,削去之,再編成集,分五體,曰應制,曰風月脂粉,曰雪月風花,曰脂粉才情,曰雜類。周美成目之曰《大聲》。”說與直齋所云五卷合。蓋一體為一卷,編次與他人迥異。求之兩宋,略與曹勛《松隱樂府》相似。蓋均以應制詞見長也。考大晟府之立在崇寧四年。周邦彥提舉大晟則在政和六年。當時僚屬,典樂則有徐伸、田為,協律郎則有姚公立,寺丞則有晁沖之,制撰官則有江漢、晁端禮,并雅言而三。除周、晁外,余并無專集傳世。一代宗工,至今并其名亦幾不傳,良可嘆也。萬里記。
【總評】
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精于音律,自號詞隱。崇寧中充大晟府制撰,依月用律制詞,故多應制。所作有《大聲集》五卷,周美成為序。山谷亦稱之為一代詞人。
又:雅言之詞,詞之圣者也。發妙旨于律呂之中,運巧思于斧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諸刻琢句意而求精麗者,遠矣。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處度叔侄,晁次膺,萬俟雅言,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又絕出。然六人者,源流從柳氏來,病于無韻。雅言初自集分兩體,曰雅詞、曰側艷,目之曰《勝萱麗藻》。后召試入官,以側艷體無賴太甚,削去之。再編成集,分五體:曰應制、曰風月脂粉、曰雪月風花、曰脂粉才情、曰雜類。周美成目之曰《大聲》。
又:崇寧間,建大晟樂府,周美成為提舉官,而制撰官又有七。萬俟詠雅言,元祐詩賦科老手也,三舍法行,不復進取,放意歌酒,自稱大梁詞隱。每出一章,信宿喧傳都下。政和初,召試補官,寘大晟樂府制撰之職。新廣八十四調,患譜弗傳,雅言請以盛德大業及祥瑞事跡制詞實譜,有旨依月用律,月進一曲,自此新譜稍傳。時田為不伐亦供職大樂,眾謂樂府得人云。
楊慎《詞品》卷四:萬俟雅言,精于音律,自號詞隱。崇寧中充大晟府制撰,按月用律進詞,故多新聲。《草堂》選載其三詞及《梅花引》二首而已。其《大聲集》多佳者,山谷稱之為一代詞人。黃玉林云:雅言之詞,發妙旨于律呂之中,運巧思于斧鑿之外,蓋詞之圣也。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一《江賓谷梅鶴詞序》:論詞必論其人,與詩同。如晁端禮、萬俟雅言、康順之,其人在俳優戲弄之間,詞亦庸俗不可耐,周邦彥亦未免于此。
陳廷焯《云韶集》卷四:雅言長調固佳,小令尤臻妙境。
吳梅《詞學通論》:今《大聲集》雖不傳,而如《春草碧》、《三臺》、《卓牌兒》諸詞,固流播千古也。
汪東《唐宋詞選評語》:雅言詞名極盛,黃叔旸至有詞圣之目。今覽其體制格律,最與耆卿為近。然但有雍容鋪敘之才,而無沈著透快之筆,此所以未可并論也。唯精于音律,在大晟府嘗按月為律進詞,創調之功固不在周、柳下,錄此以示一斑。
上一篇:陸凝之《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萬俟詠《驀山溪·桂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