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托馬斯
英國超現實主義詩人。生于英國南威爾士一個中學校長家庭。中學時代就愛好文藝,15歲擔任學校刊物的主編 他的創作生涯以 《詩十八首》 (1934) 開始,又以 《詩集》 (1953) 結束。1936年他發表 《詩二十五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發表詩文集 《愛的地圖》,同時在美國出版短篇小說和詩集 《我生活的土地》。這是他前三本書的結集。大戰期間在倫敦英國廣播公司服務,戰后為該公司文藝節目撰稿并播音。1946年,他的詩集 《死亡和出場》使他獲得很大名聲,他還創作了幾個電影劇本,并以詩歌朗誦聞名、他的 《詩集》曾獲得威廉·福亥爾獎金。受弗洛依德主義的影響,托馬斯的詩多用復雜的象征描寫胎兒的前意識和對死亡的向往、夢幻和潛意識活動。有些詩作則比較正常健康,他的作品從一開始起就為奧登等人們不滿。托馬斯熟知威爾士的詩歌傳統,這是一種謎一般的富于韻律和詞語復雜的詩歌傳統,從而使他的詩具有單純的和永不陳舊的主題的經久的品質。托馬斯一般被看作是奧登以后英國的一位重要詩人。
上一篇:西方文學·《禁閉》
下一篇:西方文學·基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