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陸龜蒙
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天隨子、甫里先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望族。龜蒙性野逸無羈,少有高致,識六經大義,尤諳《春秋》。善屬文,名震江左。嘗往謁饒州刺史蔡京,不歡而去。懿宗咸通六年(865),入睦州刺史陸墉幕。約在咸通九年,應舉不第,遂不復赴試。咸通十年,崔璞刺吳,皮日休為郡從事,薦其入幕;皮、陸遂結為知交,時相贈和。參與皮、陸唱和者,還有張賁、李縠、顏萱、魏樸等。有唱和詩六百八十五首,龜蒙編為《松陵唱和集》,皮日休為序。咸通十三年入湖州刺史張搏幕下為從事,隨搏歷游湖、蘇間。僖宗乾符四年(877),鄭仁規刺湖州,龜蒙往受辟。未幾,仁規調任襄陽副使,龜蒙即稱疾返歸故里。乾符六年春,臥病笠澤,自編詩文集《笠澤叢書》。中和初(約882),卒。吳融曾作《奠陸龜蒙文》。昭宗光化三年(900),由韋莊奏請追贈其進士及第,并授右補闕。其后期隱居松江甫里,多所論撰,未嘗少輟。嗜茶,自判品第,為書一篇。常喜放一扁舟,設蓬席,備書卷、茶爐、筆床、釣具,泛于太湖,嘗以涪翁、漁父、江上丈人自比。龜蒙詩文并擅,與皮日休齊名,世稱“皮、陸”。其詩以寫景詠物為多,亦有關心民生之作。近體受溫、李影響,皮日休謂“近代稱溫飛卿、李義山為之最,俾生參之,未知其孰為之后先也”(《松陵集序》)。其七絕如《白蓮》、《自遣》、《新秋雜題·眠》等,造境清幽,聯想豐富,均見其筆淡而意濃之風格。其古體受韓愈影響,以鋪張恣放為特點。胡震亨謂其“江湖自放,詩興宜饒,而墨采反復黯鈍者,當繇多學為累,苦欲以賦料入詩耳”(《唐音癸簽》卷八)。其唱和詩,沈德潛謂“另開僻澀一體”(《唐詩別裁集》卷四),但正如其《甫里先生傳》中所言,“少攻歌詩,欲與造物者爭柄,遇事輒變化,不一其體裁;始則凌轢波濤,穿穴險固,囚鎖怪異,破碎陣敵,卒造平淡而后已”。兼學眾體,不拘一格,富于變化,由奇險奧僻而造乎平淡,此正龜蒙之風調。 小品文如《野廟碑》、《䴔》、《蠹化》等,多以辛辣的諷刺映顯其“光彩和鋒芒”(魯迅《小品文的危機》)。著撰頗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笠澤叢書》三卷、《詩編》十卷、《賦》六卷、《小名錄》五卷,與皮日休等唱和之《松陵集》十卷?!度圃姟反嬖娛木?,《全唐詩續補逸》補詩二首、斷句二,《全唐詩續拾》補詩一首、斷句二?!度莆摹反嫖亩怼J乱姟缎绿茣繁緜?、《唐詩紀事》卷六四、《唐才子傳校箋》卷八。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金華詩錄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