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少陵集詳注
杜詩注本。清仇兆鰲注。兆鰲(1640—1714)字滄注,自號章溪老叟,鄞縣(今屬浙江)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進士,累官吏部侍郎。他前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廣搜博取,匯集了各家注本,潛心研討,幾經增補而成此書。詳盡是本書優(yōu)長。仇氏不但細心揣摩前人百家注解,而且斟酌當時將近十種新的注本,包括他采摭頗多而為世所罕見的《杜臆》。故在編年、校勘、解意、典故出處、體制淵源等方面,能博采眾長,而且對他人研究能辨證其得失,態(tài)度比較嚴謹。其注詩體例,于每首詩題之下,首先指明作詩時地、解釋題目詞語和有關全詩之諸問題。詩文之下,先釋大意,字句串解,時有評論發(fā)揮,其于詞語注解,尤為詳盡,廣征博引,務求詞語之出處由來,盡力搜羅前人及當世注家見解,援引所及不下百家,而尤以趙次公、王嗣奭、錢謙益、朱鶴齡等人為最多。長篇詩則分段注解,終了再行總述,注解詮釋之后,又輯有各家評論,凡前朝、時人之別集、雜著、詩話,筆記中涉及杜詩之評論,一一列舉。然其所列舉者皆以羽翼杜詩為標準。如遇有詞語歧義者,間或加“附考”,列舉諸說之異同,以廣見聞。故此,清代眾多杜詩注本,收入《四庫全書》者僅仇氏一家。但是仇注也有煩瑣冗沓的缺陷,而征引多用類書,與原著往往有出入。另外,他在批評別人穿鑿附會的同時,自己未能避免附會迂腐之見。至于仇注中的疏漏錯誤,后出的注本如楊倫《杜詩鏡銓》、浦起龍《讀杜心解》中均有所補正。施鴻保的《讀杜詩說》是一部專門駁難仇注失誤之書。仇注流傳甚廣,版本甚多,主要有:康熙四十二年初刻本;康熙五十二年增補重刻本;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迄今最為完善的版本為1979年中華書局重排標點本。該本采用康熙五十二年增補重刻本加以整理、標點,并把原來連排的注文加上注碼,移到各詩正文之后。每碼另起行,便于查檢閱讀。該版本較初刻本多上、下兩卷。上卷為《諸家詠杜附錄》和《逸詩附錄》;下卷為《杜詩補注》和《諸家論杜》。為了方便讀者,新排本將《逸詩附錄》移至二十三卷之末,把《杜詩補注》,連同詩后、卷后增加的補注一起移到每首詩相應的位置。又將個別原注和補注中的重復或矛盾之處作了必要的刪節(jié),并改回了清代的避諱字。該本卷首載仇氏原序、兩《唐書》杜甫本傳、《杜氏世系》、《杜工部年譜》。書末附元稹《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樊晃等二十一家序、跋、記,及《諸家詠杜》、《諸家論杜》、仇氏康熙三十二年《進書表》、校勘記和篇目索引等。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賀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工部詩集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