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馬腹
【出典】 《左傳·宣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于宋。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晉·杜預注:“言非所擊。”
【釋義】 春秋時,晉大夫伯宗勸阻晉侯出兵救宋,有“雖鞭之長,不及馬腹”語,后人因用“馬腹”比喻力所不及之地。
【例句】 嘆茫茫馬腹,黃塵如許;紛紛牛背,青眼難開。(陳人杰《沁園春·吳門懷古》3080)這里活用本典,以“馬腹”喻指北方失陷國土,暗傷國事。
詩詞典故·馬腹
【出典】 《左傳·宣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于宋。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晉·杜預注:“言非所擊。”
【釋義】 春秋時,晉大夫伯宗勸阻晉侯出兵救宋,有“雖鞭之長,不及馬腹”語,后人因用“馬腹”比喻力所不及之地。
【例句】 嘆茫茫馬腹,黃塵如許;紛紛牛背,青眼難開。(陳人杰《沁園春·吳門懷古》3080)這里活用本典,以“馬腹”喻指北方失陷國土,暗傷國事。
上一篇:典故《馬耳射東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馬良并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