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丹淵集
詩文別集。宋文同撰。文同同年友范百祿所撰文同墓志銘,有“平生所為文五十卷”之語。今本《丹淵集》卷一○《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題下注文謂此胡學士即蘇軾,其第四首《月巖齋》題下注文:“詩中子平即子瞻也。”據宋家誠之《丹淵集跋》,此乃“黨禍未解”之故。北宋徽宗時,蘇軾列名黨籍侍從之首,其書為禁書,至南宋高宗時解禁,并轉而尊崇之。據此,知《丹淵集》在徽宗時曾經刊行過。《郡齋讀書志》卷四下著錄“文與可《丹淵集》四十卷”,當是其書。南宋初,同曾孫鷟重刊此集時,保留下此痕跡。鷟編詩為二十卷,前十八卷,“各以所居為別,東谷古今詩三卷,南豳古今詩二卷,臨邛、廣漢古今詩各一卷,陵陽古今詩三卷,漢中古今詩二卷,梁洋古今詩三卷,西岡古今詩一卷,畫廚、樂府雜詠各一卷”,“樂府獨殿于詩后,挽詩既別之以門,復附之于詩”。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家誠之感覺到此編次“不倫”,如東谷是文同家鄉,但在“東谷古今詩三卷”中,卻有不少并非寫于東谷,其他各卷也有類似情況。他指出了這點,但是編次仍從文鷟之舊,“惟取其詞賦列于首篇”,“仍分為四十卷,又尋訪先生遺文,分為兩卷”,刊行于邛州(見卷首及卷未跋)。《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著錄此集四十卷,未云《拾遺》二卷,當為家誠之刻本。此集傳至金統治區,金有刻本,見清楊紹和《楹書隅錄》。然在宋末及元代,傳播并不甚廣。劉克莊《后村千家詩》、方回《瀛奎律髓》均未選錄,《宋史·藝文志》未著錄,即可證。《文淵閣書目》卷九著錄“文與可《丹淵集》”二部,一為十冊,一為八冊,云“完全”。其集宋本已佚,今通行本為《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明末刊本。明末刊本源出宋家誠之本,署陳繼儒訂正;卷首有明神宗萬歷二年甲戌(1574)吳郡錢允治序及思宗崇禎四年(1631)毛晉序。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臨漢隱居詩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為時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