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中國古詩與戈氏父女
戈氏父女是指法國詩人和小說家泰奧菲爾·戈蒂耶及其女兒朱迪特。戈蒂耶(T.Gautier)自幼生活在巴黎,曾經追逐浪漫主義思潮,后來信奉“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這一信條實際以實物之“光亮、堅實、鮮明”為美,反對浪漫主義的過度抒發自我,遙遠的中國,為他提供了一種素材。在《中國風》(1835)一詩里,他寫了一個家在黃河岸邊、嬌小可愛的中國女子:“矯首窗欞外,/飛燕時撫弄。/夜夜如詩人,/詠唱柳與桃?!彼€延請旅法華人丁敦齡作女兒的家庭教師。他與著名詩人波德萊爾深有文字之交,后者受戈氏影響,在詩文里數次提及中國。其散文詩《月亮的恩惠》描述皎潔的月光,在戈氏看來,這里蘊含中詩名篇《玉階怨》的幽深意境。波德萊爾甚至說,中國一切“無不美好、珍貴、安閑、純真”,那里“秩序為奢侈高懸鏡鑒,幸福與靜謐互相伴隨,甚至舉火為炊都帶有詩味”(《邀去旅行》)。當然,這是個詩化了的境界,是“西方的東方”,是“歐洲的中國”。戈氏的女兒朱迪特·戈蒂耶(Judith Gautier)受家庭熏染,酷愛東方,撰有多種以東方為主題的著作。她在成年之后,師從丁敦齡學習漢語,并決意翻譯中國詩歌。1867年她的譯詩結集出版,名為《玉書》。書中選譯唐宋和其他朝代的詩歌七十一首,按照情人、月亮、秋天、行旅、酒漿、戰爭和詩人編次。初版時題詞如下:“此書獻給/中國詩人丁敦齡。/J.W.1867年4月?!倍∈现员环Q作詩人,是因為有詩輯于書內?!癑.W.”兩字系譯者筆名朱迪特·瓦爾特的縮寫。她的譯詩,自由靈活,常常增添意象,制造戲劇性場面,以致有人稱之為“偽譯”。不過,這種譯法使該書更能接近一般讀者,因而廣泛流傳。該書出版后,震動了法國詩壇,許多文人(甚至包括象征派詩人馬拉梅、魏爾侖等)對它贊賞不已。后來它被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并再三重刊,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還影響到了歐美其他詩人。
上一篇:詩詞研究·中印詩緣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