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東皋禪師集刊
詩文別集。五卷,其中詩一卷。清東皋禪師撰。近人高羅佩編注。禪師(1639—1695)俗姓蔣,名興儔,字心越,初名兆隱,別號東皋,又號鷲峰野樵、越道人。浦陽(今浙江浦江)人。八歲出家于蘇州報恩寺,年十三廣游江浙,謁覺浪于壽昌寺,參究禪法,因痛明亡,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東渡日本,被水戶藩王德川光圀迎至水戶,駐錫天德寺,后更名為壽昌山祗園寺,是為日本壽昌派開宗之人。東皋博學多藝,善詩文,長于琴術,對日本文化影響深遠。編注此集的高羅佩,荷蘭人,字芝臺,曾在荷蘭駐日本使館任職,抗戰期間,曾在荷蘭駐中國使館中任職,著述頗多。東皋詩文集不存于中土,而在東瀛。高氏在日本學琴,“始聞禪師名而征諸中國文獻,其名不彰,心竊憾之。用是發愿,擬輯遺著,匯為一集,傳刻于世。輯得《東皋心越禪師全集》付梓有日,適逢太平洋戰事起,此事遂廢”(見高氏《自序》)。其《東皋詩選序》又云:“禪師詩,今存抄本二集。一水戶彰考館藏《東皋集》六冊。一水戶祗園寺藏《東皋心越大禪師雜詠》一冊。惟兩本所錄之詩,雖間有記年月日者,而缺者甚多。故孰先孰后,今日已不易考定。欲以時間第其先后,殆不可能。余就其詩之內容,試分為總(兼具、并攝)、法(佛法、禪機)、人(感舊、唱和)、境(游覽、詠物)、時(感時、述懷)五部。顧此亦就大體言之耳。禪師之詩,不當以詩人之詩論。特以韻語宏揭佛法,兼寓機鋒。其體裁亦似詩似偈。故以上五部,應以法為主。馀四姑各從其類,不能嚴格相繩也。《禪師全集》問世,宜待異日,茲就總、法、人、境、時五部各選若干首,并加校注,名曰《東皋詩選》。”(《詩選序》)全書共選詩一百七十九首。此書其他四卷為《東皋心越禪師傳》、《東皋文選》、《東皋琴學東傳系略》、《東皋善緣輯要》。此書有1943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兩當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