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筆花集》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不分卷,明湯式撰。式(生卒年不詳),字舜民,號菊莊,象山(今屬浙江)人。生于元末,曾補本縣吏,后落魄江湖間。明成祖為燕王時待之甚厚,常常出入燕邸,永樂間,賞賜常及。
湯氏散曲題材廣泛,以描寫男女戀情、詠史懷古、言志攄懷為多。
作者溷跡勾欄,與歌妓女令往來密切,他的許多作品(主要是套曲)反映了其放浪生活。如《一枝花》套曲中的《贈教坊殊麗》《贈素云》《嘲素梅》《贈明時秀》《贈美人號展香綿》《贈美人》《勸妓女從良》《贈玉芝春》《贈妓素蘭》《嘲妓名佛奴》《勸妓宋湘云》等。其中有些表現了對于身處悲慘境地的美麗聰明少女的同情。
《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描寫了在首都南京新建立的一座劇院的華美和劇團各種行當演員的精湛演技。這支套曲對于了解明初戲劇的發展頗有參考價值。
湯氏作品涉及許多不同職業的人物。如《一枝花·贈錢塘鑷者》寫制造鑷子工人技術的高超;《一枝花·贈儒醫任先生歸隱》表現了這位醫生對生活的理解;《一枝花·贈教坊張韻舞善吹簫》描寫了教坊樂師簫聲的美妙動人。至于寫風流士子、避世儒生者則更多。
湯式的《風入松·題貨郎擔兒》:“杏花天氣日融融,香霧簾櫳。數聲何處蛇皮鼓,瑯瑯過金水橋東。閨閣喚回幽夢,街衢忙煞兒童。瞿然一叟半龍鐘,知是甚家風。擔頭無限口口物,稀奇樣簇簇叢叢。不見木公久矣,可憐多少形容?!边@仿佛是蘇漢臣一幅《貨郎擔圖》,可作風俗畫看。
湯氏散曲在細膩描寫中往往插入幽默詼諧的語句。其《望遠行·四景題情》四首,寫貴公子在外面過放蕩生活,深夜不歸,其妻是《紅樓夢》中王熙鳳式的人物,待其丈夫歸來。第一首為“春”:“杏花風習習暖透窗紗,眼巴巴凝望他。不覺的月兒明鐘兒敲鼓兒撾。梅香,你與我點上銀臺蠟,將枕被鋪排下。他若是來時節,那一會坐衙。玉纖手忙將這俏冤家耳朵兒掐。嗏,實實的那里行踏。喬才,你須索吐一句兒真誠話?!睆倪@位少婦的心理活動和她對“坐衙”的準備,可見那個未出場的貴公子平日懼內情景。曲中少婦語言亦富于個性、聲口如聞。
湯氏存曲很多,也有不少是思想陳腐和堆砌詞藻的作品。他又好用方言,而且缺乏選擇,難懂晦澀之處太多。
湯氏是較早地將南北曲合入一套的作者。其《塞鴻秋》套曲每個曲牌都標明該曲是南曲還是北曲。
湯集原有《菊莊樂府》、《筆花集》,前者已佚,后者現存有“天一閣”抄本(現存北京大學圖書館),今人盧前收入《飲虹簃所刻曲》,有1979年廣陵古籍刻印社刊本。存散套四十余首,小令一百六十余首。
今人隋樹森所編《全元散曲》收湯散套六十八首,小令一百七十首,殘套一首。有中華書局1964年排印本。
上一篇:《檢索首頁·稗畦續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陸游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