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唐朝新定詩體
詩格著作。唐崔融撰。崔融(653—706),字安成,齊州全節(今屬山東)人。年二十四以詞彈文律科登第。歷任崇文館學士、太子侍讀、著作佐郎、內史、鳳閣舍人等職,兼修國史。神龍二年(706),奉敕撰《則天實錄》,又奉敕為《則天哀冊文》,用思精苦,發病而卒。《唐朝新定詩體》或作《唐朝新定詩格》,見于《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著錄,未題撰者。《文鏡秘府論》征引諸書,地卷有“崔氏《新定詩體》”一目;東卷復作“崔氏《唐朝新定詩格》”,二目實為一書,崔氏亦即崔融。《文鏡秘府論》引及崔氏此書內容,計有十體、八對及六犯,其內容亦為初、盛唐詩格所普遍討論者。十體者,乃形似、質氣、情理、直置、雕藻、映帶、飛動、婉轉、清切、菁華十目,“體”非體性風格,而是寫作方法。其中形似、質氣、直置、飛動等說與元競相類,舊題白居易《文苑詩格》亦多襲用。“八對”中有三對為崔融獨創,即切側對、雙聲側對、疊韻側對。“六犯”指六種病犯,其中亦有與元競《詩髓腦》相重者。此外,《文鏡秘府論》天卷《調四聲譜》最后一節亦引崔氏曰,有“旁紐”及“紐聲雙聲”二目,內容多襲自沈約。崔氏《新定詩體》內容可考者僅此數目。另外,托名李嶠《評詩格》,內容多同于崔氏,亦可相參。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唐庚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詩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