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安·羿射九日
即《羿射十日》。有稱《后羿射日》者,則為后人訛題。羿和后羿不是一人。羿是堯時下凡射日,為民除害的天神,而后羿則是夏代有窮后羿,他只不過是位具有神性的英雄。高誘注《淮南子》就已把他們加以區分。如《俶真篇》高注“是故雖有羿之知而無所用也”云:“是堯時羿,善射,能一日落九烏、繳大風、殺窫窳、斬九嬰、射河伯之智巧也,非有窮后羿也。”最先把二人混淆的是屈原的 《天問》和 《離騷》,如《天問》云:“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乎河伯而妻彼雒嬪?”《漢書·古今人表》 只載有羿而無后羿,列之于夏代的有扈氏之后,則以羿為后羿。今人以誤傳誤,竟將《羿射十日》的神話,張冠李戴為《后羿射日》。“羿射九日”取意為: 羿射天上的十個太陽時,射中了九個,留下了一個。《羿射九日》的神話,其思想內容、藝術特色的詳細評論,見《羿射十日》 條。
上一篇:《秦漢·羿》簡析
下一篇:《秦漢·老郎顏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