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玄言詩派
晉代詩歌流派。其詩作以闡釋老莊和佛教哲理為主要內容。約始于西晉永嘉年間而盛行于東晉,是這一時期詩壇的主要流派。魏晉以后,社會動蕩不安,貴族官僚、以及普通士大夫階層,為全身遠禍而崇尚老莊,喜好談玄,而有玄學之稱。東晉后,佛教盛行,玄學又與佛教逐步結合,清談玄理成為一時之習尚。這種風氣影響到詩壇,便出現了以詩歌形式表達自己對玄理領悟的玄言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稱:“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馀氣,流成文體。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鐘嶸在《詩品序》中也說:“永嘉時,貴黃老,稍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由于這些詩篇缺乏藝術形象和真情實感,文學價值不高,故流傳下來的作品甚少。孫綽和許詢是玄言詩人的代表,在當時的文壇上享有盛名,但他們的作品,據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輯,孫綽十二首,許詢三首,此外,謝安、王羲之等人所作的《蘭亭詩》,也是玄言詩,我們可以從中領略玄言詩的特點。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炙轂子詩格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玉臺體